5株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地方流行株的分离鉴定及VP2基因序列分析

来源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禽病学分会第十六次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ibinggu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IBD)是由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virus,IBDV)引起的一种主要危害幼鸡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也是一种免疫抑制性疾病,长期严重的免疫抑制可使鸡群对各种疫苗的应答能力下降,引起免疫失败,给养鸡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IBDV属双链双节段RNA病毒,其中,VP2基因是影响IBDV毒力及抗原性的主要因素之一,其结构中氨基酸的变化影响IBDV的毒力和抗原性.因此,分离与鉴定IBDV地方流行毒株,从分子水平对分离毒株进行研究,分析其核苷酸序列及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可更好地了解和追踪病毒的基因变异情况,有助于临床上正确的使用疫苗、研制新型疫苗和建立有效的防治措施.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对不同日龄鸡接种ALV-J,分析ALV-J感染后机体的抗原和血清抗体变化。方法:将实验所用不同日龄鸡分为中日龄组合低日龄组,然后分别于45,59,67,74,85,91,102,109,113
会议
硬笔书法三十年滚滚浪潮,造就多少时代弄潮儿!掀起多少泡沫和浮沙!有痴情书艺的硬笔铁杆,有孜孜育人的硬坛园丁,有屡夺桂冠的高手精英,有不求闻达之隐世高人。当然,同样有争
  目的:评估中国地方品种BR鸡原种鸡群禽白血病的感染状态,并探究其对鸡群生产性能的危害。方法:采集BR鸡原种鸡群391份公鸡泄殖腔棉拭子和1107枚母鸡鸡蛋,检测鸡群禽白血病病
  目的:对鸡群中禽白血病净化所用检测材料进行改进和比较。方法:随机取地方品种BR鸡发病鸡群的公鸡和母鸡各23只,分别用ELISA试剂盒对不同样品中的ALV p27抗原进行直接检测。
  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是组成MHCI类分子复合体的轻链分子,对于MHCI类分子在细胞表面稳定表达和有效递呈抗原肽必不可少。因此本文通过原核表达系统成功
  本文结合前期RNAi研究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用IBDV感染鸡胚成纤维细胞和SPF鸡,以基因芯片技术检测感染前后CEF miRNA和法氏囊组织miRNA表达差异,用荧光定量RT-PCR验证芯片
  为了提高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 VP2基因核酸疫苗的免疫效力,本文在结合前期工作基础上,设计合成鸡补体C3d基因,利用同尾酶获得C3d的3拷贝串联体3C3d,与IBDV VP2基因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IBD)是由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Virus,IBDV)引起鸡的急性、高度接触性、溶淋巴细胞性的传染病.
会议
  目的:观察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流行基因毒株的基因变异并探索其变化规律。方法:IBD疑似法氏囊病料常规处理后通过鸡胚绒毛尿囊膜接种的方法进行病毒分离。病毒的鉴定采用本课
  了解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增殖滴度的传统方法是测定其TCID50,该方法不但费时、费力,而且灵敏度低。因此,无论是在科学研究还是在实际生产工作中,都需要一种快速、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