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胃管应用于重症患者肠内营养的进展

来源 :2006年浙江省医学会肠内肠外营养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adzj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临床营养支持根据营养供给途径分为肠外营养(PN)与肠内营养(EN)两种,是临床治疗尤其是危重病治疗不可缺少的措施。肠内营养分口服和肠内管饲(ETF)两种途径,后者包括鼻胃管、双腔胃-空肠管、鼻十二指肠管、鼻空肠管及各种造瘘管。随着人们对营养及供给途径的深入认识,营养支持已由PN为主的营养供给方式,转变为以通过鼻胃/鼻空肠导管或胃/肠造口途径为主的EN支持为主。鼻胃管在临床管饲应用中最为普遍,笔者现将鼻胃管应用于重症患者肠内营养的国内外进展予以综述。
其他文献
妊娠剧吐是妊娠妇女所特有的一种疾病,发生率约0.2~0.4%,绝大多数患者可经治疗而痊愈。由于病因未完全阐明,妊娠期用药的顾虑,治疗上多采用对症处理,疗效不佳。该医院用静脉营养支持
随着新生儿监护中心(NICU)技术的逐渐成熟,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成活率明显提高,VLBWI的长期生存质量倍受关注,初生早期营养直接影响儿童期体格、神经系统发育,并与成人期部分疾
会议
由于肿瘤对全身代谢及消化道的影响,多数进展期胃癌病人存在营养不良。营养不良导致抗肿瘤治疗耐受性、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和感染发生率增加,同时在各种治疗过程中病人并发症及病
会议
肠瘘是肠管与空腔脏器、体腔或体腔外的异常通道,是腹部外科常见的一种严重并发症。近40年来,全肠外营养的应用,特别是近几年早期肠内营养的应用,使非手术治疗成为促进肠瘘自愈或
会议
经过30多年的临床实践,胃肠外营养支持(PN)在危重病人抢救中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促进患者恢复的良好效果已为大家所公认。但在实践中人们也逐渐认识到,长期单独应用PN
会议
急性重症胰腺炎病情重,病理生理变化复杂,死亡率高,多在发病的3~4周因肠道黏膜屏障功能受损,细菌及内毒素易位,而致坏死胰腺及胰周组织感染,进一步导致多脏器功能受损。预防感染性
会议
血糖升高是AP常见且非常重要的征象。胰腺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是调节血糖最重要的激素,C肽与胰岛素等分子分泌、检测不受胰岛素抵抗及外源性胰岛素应用的影响。因此,对血糖、
肠源性内毒素血症不仅是严重烧伤、创伤和各种过度应激反应的早期常见合并症,也是这些损伤后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中肠粘膜屏障功能损害是其发生的关键。防治
会议
烧伤是一种严重的创伤,组织损毁严重,导致机体长时间处于高代谢状态,使机体对谷胺酰胺(GLN)的需求大大增加,导致体内谷氨酰胺缺乏。如果采用常规的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往往达不到满
会议
住院病人由于疾病的因素,他们营养的损耗和需求往往大于健康人,而他们自身的营养摄入则往往无法满足需求。营养的缺乏或单个营养因子的缺少可以影响患者的正常生理运作,故患者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