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小麦品种耐低钾能力差异研究

来源 :中国土壤学会土壤肥力与肥料专业委员会2005年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erx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盆栽试验设缺钾(0g/kg)和钾充足(0.2g/kg)两个水平,研究了101个小麦品种耐低钾能力的差异,得到以下结果:不同小麦品种相对籽粒产量、相对干物重、相对苗期分蘖数、相对钾素积累量和相对钾素利用效率均有显著的差异;以相对籽粒产量作为小麦耐低钾能力的指标时,筛选出8、34、52、71、78、79、87、88、93为耐低钾品种,39、75、85号品种为不耐低钾品种;相对干物重与相对籽粒产量呈极显著相关(r=0.742**),可以做为籽粒耐低钾品种筛选的重要判定指标之一;相对冬前分蘖数与相对籽粒产量的相关性不显著,说明苗期植株的耐低钾能力与后期耐低钾能力表现不一致;不同小麦品种相对籽粒产量与相对钾素利用效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但与相对钾素积累量相关性不显著,说明小麦品种表现在籽粒产量方面的耐钾能力与该品种缺钾时能否提高对钾的利用效率有密切关系.
其他文献
本文采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对黑龙江省双城市双城镇中兴村土壤进行网格取样(100m×100m),用土壤养分系统研究法对大、中、微量元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土壤中的营养元素均存在着变异.根据土壤养分的抽样分布,可将养分分为两类,一类为偏斜型营养元素,主要有氮、磷、硫等;另一类为不偏斜营养元素,主要有钾、锰、铜、钙等.造成土壤养分偏斜的主要原因是施用化肥.对施肥历史较长,且施肥量较大的偏斜元素进
本文利用公式计算法研究了该区的土壤可蚀性K值,改进了K值公式的参数设置和K图的编制方法,综合考虑土壤其它属性(如粘粒百分含量、有机质含量)运用协同克里格空间插值的方法对K值进行内差与预测,生成K值图,并对K值图在水土保持、水土流失定量监测、生态与环境等方面的应用作了简要说明.
对55hm2菜区蔬菜硝酸盐与土壤硝态氮的空间关系研究表明,蔬菜可食部分硝酸盐与土壤硝态氮含量的空间变异结构比较明显,半方差图总体上均呈上升-下降趋势,其含量均具有较明显的空间连续性,其中蔬菜硝酸盐含量的最大相关距离为305.0m,土壤硝态氮含量的最大相关距离为165.0m;蔬菜可食部分硝酸盐和土壤硝态氮含量在空间分布上具有较明显的空间相似性,在调查的6个生产组中,在第二组和第七组的大部分区域均较高
北引工程区域位于松嫩平原腹地干旱盐渍土区.存在旱涝碱污等方面的危害.工程是以解决大庆石油工业、地方病改水、农田灌溉等而兴建的大型引嫩工程.引水总干渠长245km,累计引不量117×108m3.每年为大庆石油工业间接创产值30×108元以上,平均年灌溉农田面积41.9×104亩,为扎龙湿地自然保护区补水14.9×108m3,促进了区内经济持续发展,生态环境有了明显改善,地方病得到控制,取得巨大的经济
本文采集新疆4个典型灌淤土和其源土样品,分析养分含量,进行时间和空间尺度变化的比较,结果表明现代人类活动使灌淤土有机质、全氮、有效氮和有效磷含量增加,有效钾降低,微量元素铜、铁、锌、锰等的有效含量增加,进一步分析表明合理的管理和利用土壤是灌淤土养分含量维持和增加的关键.
耕地是农用土地中产出效果最大的一种土壤.耕地资源合理配置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关系到粮食生产安全,关系到优质高效农业生产,关系到土地资源的质量保护与数量保护.本文通过对山西省耕地现实生产能力、潜在生产能力、未来生活需求的分析,提出耕地资源合理配置的基本思路,即保留3670.67km2的耕地,才能保证粮食生产安全,耕地中粮经作物种植比例以6:4较为适宜.同时,还提出了耕地资源合理的意见及建议.
本文按照农田土壤类型、耕地制度取耕作层土样,在室内测定分析有机质、pH、速效和全量N、P、K养分共8个指标,参照青海省农田土壤养分六级标准,与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1980~1985年)各地养分结果对分析.其流域农田土壤有机质含量保持平衡,速效氮均有增加,速效磷增加幅度最大,速效钾含量最高达到一级肥力土壤要求,总体养分仍为中、低产田标准.菜园土壤养分有机质含量偏低,速效磷含量超标,应重视平衡施肥技术
北引工程区位于嫩左松嫩低平原干旱、苏打盐渍化土壤集中分布区,是国家石油工业、农牧业生产重要基地.由于干旱缺水、盐渍,制约了经济的持续发展,生态环境极为脆弱.为此,70年代初,兴建了北部引嫩江水大型引水工程,总干渠全长245km,控制面积23500km2,为防治土壤盐渍化,在兴建引水总干渠期间,分别垂直总干和邻近的安达、林甸气象站进行地面水和土壤水盐动态规律的监测研究,通过引水前后地面水和土壤水盐动
以流域水量均衡为基础,以植被变化对地下水的影响作为源汇项,建立了内陆河流域二维地下水运动模拟模型.根据荒漠植被区的气候条件,依地下水埋深划分并合并植被变化方式为几种类型,以面状因子处理源汇项.绿洲区的灌水、抽水等源汇因子对地下水影响最大,根据不同作物的灌溉制度详细计算随时间变化的源汇量.其他植被变化类型上的源汇因子相对次要,主要是有限的降水和凝结水入渗及蒸散,具体数量分配在某一时段.用GIS处理区
本研究结合最新的相关数据资料,对四川省的耕地地力、生产潜力和土地承载力进行预侧,分析其可能出现的耕地超载和粮食危机。在耕地地力评价上主要采用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引入专家系统,应用层次分析和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计算土壤质量系数进行评价。在耕地粮食生产潜力评价上,采用目前广泛应用的“农业生态区域法”进行粮食生产潜力计算和评。在耕地和人口动本预测上,主要采用线性模型和指数模型法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