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公共服务与社交媒体深度融合之探

来源 :2017年中国档案学会档案学基础理论学术委员会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rtow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档案部门工作理念不断转变,对新技术、新事物的敏锐度不断提升,对如何利用社交媒体提升档案公共服务做出了积极的尝试。综观我国各级各类档案部门的实践探索,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并存。社交媒体日益广泛的应用,为档案公共服务提供了一个平台与空间,当前的关键在于档案公共服务如何渗透并融入这一空间,通过实现与社交媒体的“融为一体、合而为一”,提升服务能力、提高服务质量,为社会和公众创造更大的价值。实现社交与我国档案公共服务深度融合的关键在于:形成面向本区域的社交媒体服务战略,建立多维的“公众-社交媒体-内容”互动模型,合理选择多样化的社交媒体工具。
其他文献
基层档案业务外包服务的兴起有其历史必然性,企事业单位借助外包公司的力量能够很好的弥补其档案管理能力的不足,提升档案管理水平,降低管理成本,促进档案信息化建设。通过事先制定对应的措施,科学防范,有效消除风险,从而充分利用档案业务外包服务来辅助企事业单位档案管理,让档案业务外包服务在基层档案工作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通过基层档案工作不断的创新,保持档案学理论向更深层面发展。
根据多年的电子档案管理工作实践,笔者认为在保持电子档案原始记录性的基础上,在由电子文件确定为电子档案之时就开展对电子档案的鉴定,将可公开的具有保存价值的电子文件保管期限划定为永久,将非常适合在信息时代对电子档案的开发与利用.
畲族档案作为一种文化存在,是回望畲族过去的源点、理解畲族现在的基点和走向畲族未来的起点。从记忆视域探析畲族档案,意味着去寻求“据之可以弄懂事物变化意义的合理的联系模式”,藉以追溯畲族记忆起源及流变,并从过去的记忆来印证或解析所得的印象。由于这些“记忆”充满“隐喻”,毋庸置疑,从畲族档案记忆中所获知的有关过去的信息,绝不限于档案记忆所记述的人物和事件,更重要的是由记忆文本的选择、描述与建构中,探索其
苏州地税系统以税收档案现代化为目标,以5A级数字档案室创建为契机,按照“统筹规划、循序渐进,需求导向、保证安全,合理适用、稳步实施”的原则,将数字档案室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全盘考虑,整体布局,统一部署,同步建设,务求实效,努力提高数字档案对税收中心工作的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探索了大数据时代苏州地税档案资源管理与利用的新途径。
通过对于档案学经典文献的研读,能够窥探到档案科学发展历史中,实践和理论相互促进,曲折发展的关系;也能够从中外档案科学发展特点中找寻中外档案现在所面临的矛盾与问题可能的解决之道;从而以更全面的人才体系,明确的发展理念和坚定的工作规范等思想更好地指导新时期的档案工作。
近年来,随着湖南林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档案信息化管理不断提质升级,积累了海量档案信息和管理经验,这是创建数字档案室的坚实基础,必须充分利用好、发挥好。数字档案室建设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没有现成经验可以照搬照抄,甚至没有系统完整的标准规范可以遵循。但是,各地因地制宜,先后开展了一些各具特色的探索。因此要走出去,多观摩学习,增强对数字档案室的感性认知,借鉴兄弟单位的经验和做法;同时,要请进来,
针对当前检查机关电子案卷的规范标准缺乏统一性,卷宗数字化简单粗糙,质量堪忧,电子案卷有存储,无备份,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提出加强电子案卷工作的对策与建议:即要建立健全案卷数字化制度,创造案卷扫描必需条件,提高电子案卷质量,升级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功能。
系到公众在享受档案公共服务的效果。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档案信息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公共信息档案整合欠佳,难以满足社会需求;档案部门内部管理不科学,公共服务水平整体不高;档案服务未能同现代信息技术紧密结合等。在探索过程中制约档案信息公共服务建设的因素也不断凸显。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加快建设档案信息公共服务体系的对策建议:即需提高技术手段和强化档案设备,强化制度、体制保障,构建公众需求
国防科技大学文档一体化试点建设的目的是以学校办公专网为基础,以电子公文和电子文书类档案的一体化管理为突破口,结合电子文件管理通用要求与办公专网电子公文流转的实际情况,研究探索电子文件从最初形成到最终销毁或永久保存的整个运动过程,对其实施全面控制和有效管理,构建电子文件、实体档案及其信息的全过程、全要素安全高效管理的新机制,实现文件、档案管理一体化。具体目标包括:重要规章制度与标准规范基本建立;关键
"十二五"以来,常州市档案局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引导,积极推进"大档案"体系建设,对做好民间档案文献史料工作进行了初步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了切实做好民间档案史料收藏保管利用工作,笔者认为:做好民间档案史料收藏保管利用工作既有必要,也很重要,同时,明确了若干工作方向。即要明确工作方向、开展调查摸底;创新管理模式,科学制定规划;加大扶持力度,实施抢救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