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加强地税数字档案室建设的探索与创新

来源 :2017年中国档案学会档案学基础理论学术委员会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renjia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州地税系统以税收档案现代化为目标,以5A级数字档案室创建为契机,按照“统筹规划、循序渐进,需求导向、保证安全,合理适用、稳步实施”的原则,将数字档案室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全盘考虑,整体布局,统一部署,同步建设,务求实效,努力提高数字档案对税收中心工作的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探索了大数据时代苏州地税档案资源管理与利用的新途径。
其他文献
锦屏文书抢救保护成为贵州档案工作创新的亮点.新世纪新阶段对档案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档案工作要适应这个要求,必须要有新思维、新理论、新方法。必须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树立大服务理念,在发展文化事业的大环境中发展自己。将锦屏文书从民间搜集进国家档案馆保存,是一种创新,既改变了人们通常地认为锦屏文书不是档案的偏见,也为国家档案馆增添了新的档案种类、档案资源。
虽然县级档案馆在拓展社会教育功能方面有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一些制约社会教育功能拓展的因素。如档案部门服务理念滞后,档案资料结构单一,档案利用手段单一,档案开发方式单一等。笔者认为,档案部门应该采取多种对策,消除制约因素,拓展县级档案馆的社会教育功能。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即需转变观念,调整工作思路;数管齐下,注重档案宣传;广征博采,加大收集力度;主动作为,丰富开发方式;锐意进取.
档案馆公众教育是以馆藏档案资源为基础,利用多种公共传播媒体,以提升公众档案意识、发挥档案资源文化教育功能为目标,独立或与社会各界联合举行主题讲座、展览、教学课程的各种普及性、公益性、针对性的教育活动。美国国家档案馆的公众教育服务活动己经取得了较大成效,也积累了颇多成功经验。笔者认为我国各级综合档案馆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完善法规,重塑档案服务理念;资源为王,充分挖掘档案信息资源价值以用户为中心,设计
讲政治是曾三档案学最突出的特点。在曾老看来,档案工作是有“姓”的,新中国的档案必须姓“党”,既要坚持党的领导,又要自觉为党服务。曾三档案学大量运用辩证思维,坚持“一分为二”,用运动和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深入探寻档案工作的本质和规律,洋溢着浓厚的唯物辩证法气息。曾三档案学既见物又见人。强调服务人民的同时,反复强调档案工作者在档案事业中的根本作用,强调政治思想工作对档案工作者的重要作用,某种程度上又可称
近现代中国苏州丝绸档案是19世纪到20世纪末期,苏州众多丝绸企业、组织在技术研发、生产管理、营销贸易、对外交流过程中直接形成的,由纸质文字、图案、图表和丝绸样本实物等不同形式组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原始记录.通过这批丝绸档案,不仅可以看到丝织品本身的魅力,更能了解到近百年间苏州市区及国内重点丝绸产地丝绸产品演变的历程。其中极具艺术和科研价值的漳缎祖本、在国际舞台上大展风采的塔夫绸和四经绞罗等丝绸档案
大数据是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已成档案业界共识.坚持以"数据为王,内容为本,技术支撑,服务为上"的原则,通过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以国家数据资源体系建设为核心,为公众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数据档案服务,这不仅是十三五期间全国各级各类档案馆工作目标与发展手段,也是今后相当长时期内评价各类档案馆发展的标准与尺度.
苏州历史档案编纂是苏州历史档案提供利用,充分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途径。对于苏州历史档案编纂开展研究,旨在对苏州历史档案编纂情况加以阐释,通过分析研究苏州历史档案编纂现状、特点及发展趋势,对未来的苏州历史档案编纂工作以及类似的编纂活动有所参考和导向。目前苏州历史档案中商会档案编幕质量突出,影响深远,历史名人档案开发热度提升,成效显著;丝绸文化档案开发有力,众志成城。
基层档案业务外包服务的兴起有其历史必然性,企事业单位借助外包公司的力量能够很好的弥补其档案管理能力的不足,提升档案管理水平,降低管理成本,促进档案信息化建设。通过事先制定对应的措施,科学防范,有效消除风险,从而充分利用档案业务外包服务来辅助企事业单位档案管理,让档案业务外包服务在基层档案工作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通过基层档案工作不断的创新,保持档案学理论向更深层面发展。
根据多年的电子档案管理工作实践,笔者认为在保持电子档案原始记录性的基础上,在由电子文件确定为电子档案之时就开展对电子档案的鉴定,将可公开的具有保存价值的电子文件保管期限划定为永久,将非常适合在信息时代对电子档案的开发与利用.
畲族档案作为一种文化存在,是回望畲族过去的源点、理解畲族现在的基点和走向畲族未来的起点。从记忆视域探析畲族档案,意味着去寻求“据之可以弄懂事物变化意义的合理的联系模式”,藉以追溯畲族记忆起源及流变,并从过去的记忆来印证或解析所得的印象。由于这些“记忆”充满“隐喻”,毋庸置疑,从畲族档案记忆中所获知的有关过去的信息,绝不限于档案记忆所记述的人物和事件,更重要的是由记忆文本的选择、描述与建构中,探索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