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结合模型

来源 :2008年“建筑教育的新内涵”全国建筑教育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orge890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筑师必须是处理三维形体与空间的专家,而设计过程所使用的设计工具也应该更为有效地帮助建筑师进行三维视觉判断.本文着力推荐使用三维实体模型推进设计的方法.通过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几个不同年级的教学实例,突出"用模型构思、用模型推敲、用模型研究、用模型表现"的主线.实体模型这种三维设计工具应该在整个设计过程中运用,而不是仅仅在成果表现阶段发挥作用.强调手工制作模型、直观进行多角度观察、判断和修改,目的首先在于训练学生手、眼、脑的协作能力,其二则是为了在设计中更多的融入设计者的直觉,保持设计成果与人的直接联系.
其他文献
建筑功能是指建筑或建筑中某空间的用途,然而功能的划分并不是绝对化和静止的,动态性应该成为当代建筑功能的本质特征.面对科技的进步及功能的动态变化,建筑学朝着更广泛的、
会议
本文探讨了我国当前建筑设计教学在生态节能技术方面的欠缺,阐述了开设以生态节能为特色的建筑学专业方向的必要性。本文还介绍了英国诺丁汉大学建筑环境学院在生态教育方面
会议
建筑学招生咨询时被问到最多的三个问题是"听说要学美术,不会画画能学建筑学吗?"、"建筑学和土木工程专业的区别在哪里?"、"毕业后好找工作吗?通常会去什么单位工作?".这三个
会议
文章主要从过程与方法两个方面来尝试建筑学专业建筑设计教学模式改进.希望引导学生从关注结果转向关注过程.只关注结果会使学生产生"因袭"式思维.为加强学生对过程的关注,将
会议
本文介绍西北工业大学建筑系所承担的2007年陕西省教改项目.该项目从绿色生态建筑教育的视角,对建筑学本科教学的课程体系进行重新归类和定位,并对相关教学内容进行补充和完
从建筑学的专业特点,结合西部大学的具体条件,提出以设计能力培养为目标,技术素质和人文修养并重,强化实践技能的教学改革思路.总结了西南科技大学建筑学专业教学改革的经验,
会议
在当今技术进步、环境意识增强以及关注地域性的背景下,根植于西方传统二元论思维方式的建筑与景观之二分关系被打破,建筑学专业与景观建筑学专业的边界日趋模糊,在建筑与景
会议
设计讨论课(Design Seminar)在中国的建筑教学中明显缺席,教学培养多注重设计操作和忽略设计评论和设计研究.笔者曾撰文《设计讨论课:历史理论和建筑设计教学之间的批判界面》
会议
文章通过对在三年级建筑设计课程教学中发现学生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与思考,如很多学生缺乏与老师同学进行必要的讨论和交流能力,无法充分表达自己的设计思想;到了三年级仍然
会议
传统建筑学高年级建筑设计课程教学通常采用"建筑类型"训练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其过程是"由整体到整体"、"分析与综合同时进行",存在忽视培养学生在过程中具体研究问题能力的弊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