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见单基因皮肤病的基因诊断策略

来源 :第十届四川·重庆皮肤性病学术会议暨四川省医学会第十三次皮肤性病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jh31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少见单基因皮肤病进行基因诊断;方法:通过直接测序法对少见单基因皮肤病进行致病性突变检测;结果:在毛发上皮瘤、黑斑息肉综合征、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家族性慢性良性天疱疮、念珠状发、结节性硬化症、遗传性肠病性肢端皮炎、色素失禁症中发现错义突变6例、移码突变4例、无义突变3例、剪切位点突变2例、大片段缺失1例;结论:基因诊断是少见单基因皮肤病精准诊断的基础.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血清自身抗体特点以及自身抗体检测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测定抗核抗体(ANA),采用免疫印迹技术测定血清中特异性抗原抗体.结果:ANA阳性36例占90%;nRNP抗体阳性20例占50%;Sm抗体阳性13例占32.5%;SS-A抗体阳性33例占82.5%;SS-B抗体阳性8例占20%;dsDNA抗体阳性7例占17.5%;核小体抗体阳性
会议
目的:探讨复方木尼孜其颗粒联合氢醌乳膏治疗女性黄褐斑临床疗效.方法:将167例女性黄褐斑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85例口服复方木尼孜其颗粒, 6g/次, 3次/d;每晚外用氢醌乳膏一次;对照组82例每晚仅外用氢醌乳膏一次,两组均口服维生素C, 0.2g/次, 3次/d,维生素E,0.1g/次,3次/d;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均采用放射免疫法测血清性激素(E2、
会议
目地:观察微针疗法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8月至2014年12月期间,采用微针疗法,选用的是伊肤泉的美白亮肤套组,DNA7天紧急修复套组Ⅱ,以及滚针治疗黄褐斑119例.结果:痊愈0例,痊愈率0%,显效58例,显效率48.74%,有效58例,有效率48.74%.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97.47%,无效3例,无效率2.52%.结论:微针疗法治疗黄褐斑,患者满意度高,它不仅效果显著
会议
目的:探讨痤疮丙酸杆菌(Propionibacterium acnes,P.acnes)刺激人真皮成纤维细胞(human dermal fibroblasts,HDF)后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ainase-2,MMP-2)的表达情况,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在其中的作用,从而进一步了解痤疮炎症及炎症
目的:观察六种中药水提物对兔耳痤疮模型的作用。方法:选取健康雄性家兔7只, 采用改良Kligman法造模,造模成功后分别擦拭6种中药水提物,分别于第7天、第14天、第21天观察其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经分别擦拭黄柏、黄芩、大黄、金银花、苦参、连翘六种中药水提物后兔耳红肿均消退,其中擦拭黄柏、黄芩、大黄三种中药水提物后兔耳毛囊口角栓及丘疹脱落、粉刺减少变平。结论:黄柏、黄芩、大黄、金银花、连翘、苦参
Background and Aim of Study: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topical diphenylyclopropenone(DPCP) immunotherapy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alopecia areata (AA) and its predictors of res
目的:观察果酸联合胶原贴敷料治疗1、2期酒糟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0例酒糟鼻患者均来自我院皮肤科门诊,其中男33例,女27例;年龄18-53岁,平均年龄34岁;病程1~3年,平均1.5年;皮损类型:红斑期27例,丘疹脓疱期33例.1.2入选标准:美国酒渣鼻协会专家委员会对酒渣鼻的诊断标准;(2)所有患者在治疗前2周内未接受过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或其他药物治疗;(3)既往对口服中药无过敏史
会议
目的:观察复方木尼孜其颗粒联合果酸产品治疗女性黄褐斑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口服复方木尼孜其颗粒(由新疆维吾尔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国药准Z65020166,批号130548,规格12g×6袋/盒),6g/次,3次/d.两组均:口服维生素C,每日3次,200 mg/次,维生素E,每日3次,100 mg/次.两组在年龄、病程、分型、面积大小方面均衡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同
会议
目的:观察果酸活肤联合粉刺挤压后治疗寻常性痤疮的疗效.方法:150例入选的寻常性痤疮患者中男78例,女72例,年龄14~ 40岁,病程1月~24年.按照Pillsbury分类法,将痤疮分为Ⅰ~Ⅳ度,其中Ⅰ度痤疮85例,Ⅱ度痤疮60例,Ⅲ度痤疮5例,Ⅳ度痤疮0例.将150例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皮疹分度的平均值差异无显著性,两组资料具可比性(P> 0.05)
会议
目的:检测多发性毛发上皮瘤1家系及1散发病例CYLD基因突变情况.方法:提取家系中所有患者及家庭健康成员、散发病例的外周血DNA,采用PCR反应扩增CYLD基因所有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并进行DNA直接测序.结果:家系中3名患者CYLD基因17号外显子发生c.2273G>A(p.Arg758Gln)新的错义突变,家系中健康个体及100例正常人未发现该突变;散发病例未发现CYLD基因突变.结论:该家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