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戈铁马诚已逝,激浪雄关傲如昔——浅谈潼关故城的遗址保护

来源 :第十六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yuguo_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潼关故城地势险要,善攻易守,是我国著名的八大关隘之一.“潼关”一名出自战国,号称“九州之枢”,自秦代就是“四固之塞”第一关.黄河自北向南流经潼关时,急转东折,形成黄河上最大的锐角急弯,号称“万里黄河第一弯”,成为中国地图上最为明显的地理标志.正是由于这种得天独厚的山河形势,使得潼关故城在中国历史的记载中留下了丰富的笔墨,历史悠久、声名遐迩.其位于今陕西省潼关县境内,因临近潼水而得名.商代隶属定国,称桃林.
其他文献
农村新民居的建设,关系着农民的生活质量,承载着地方民族文化及其人文精神,既要全面提取多民族地区民族共融的聚居文化特色,又要有的放矢地分析不同村落村民的具体心理需求;既要在改善村民的生活水平,实现新农村建设的“硬件改造”,又要体会到各村农民建房能力的具体差异.本文依据对于泸西县部分村镇在新农村规划建设中统一拟新建民居设计工作的实际体会,浅谈在新民居单体设计中传统民居特色的沿袭以及居住环境的改善.
在发展经济、开发旅游的持续热浪中,徽州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也不免落入千篇一律的模式.如何提高地域文化可识别性和特异性,如何延续和发展古村落的传统文化等问题日益受到关注.本文从文化人类学的视角,以一种后卫策略,讨论了复兴传统习俗的多重意义以及理论与实践的可能性与可行性。并以徽州古村落查济祠堂的再利用策划方案为例,尝试通过"脚本"转换的方式对传统习俗的再现进行当代诠释.
在民族村落的发展建设中,特别是具有旅游型民族传统村落,只有将地方特色做到良好融入,体现地方自然环境特色和地方人文环境特色,才能保留原真性,具备吸引力.地方特色应用从软件策划入手,通过“活动——场所”的思维,推导出硬件设施的规划安排,并强调软件和硬件的整合.
本文将民居研究与人文学科研究方法中的类型学与形态学的研究方法相结合,试图在分析阳新太子镇传统民居的同时,思考鄂东民居建筑型制的关系及与之相关人文的联系,揭示鄂东民居建筑型制中"原型"与"变体"关系中潜藏的"操作控制因素",及其这种现象的成因.
风水塔是我国明清时期特别是东南地区常见的一种包涵抽象意义的建筑小品形式,本文收集并踏勘赣南现存明清风水塔43座,查实文献有记载现已毁的风水塔22座,分析其特点和产生的因由与背景,意欲回答赣南盛行风水塔的原因:一是与风水"形势派"(江西派)在赣南形成有关;一是与赣南因长期动乱采取"兴文""弭盗"有关.同时,也想藉此抛砖引玉触及这一领域的关注与研究.
文化对人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传统民居中的环境精神属于文化范畴;它对居住者的意识无形中产生了巨大的力量,无论是强调了向上还是尊长,无不凝聚了族长对家族尤其是后辈的期盼.本文主要通过匾额、楹联和家训,这三个主要的环境精神进行分析.
本文以湘鄂交界地区民居中的槽门为研究对象,将其位置关系、形态特征、构成要素及归纳整理,总结出槽门的特征及其在两湖民居营造中的特殊地位,以期对两湖民居的保护和更新有所裨益.
福建土楼外观独特,功能完备,是中国传统民居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客家的源起开始,介绍土楼的形成原因与建造过程,列举了土楼常见的外观形式,以及内部环境的设计,并用大量图片加以说明土楼的部分建筑构造及理念.
本文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从水口空间、公共空间与单体节点三个方面分析福建传统聚落在空间节点处理上的多种不同手法,认为其与福建的自然地理、风与生活习惯有很大的关系,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
传统聚落是中国建筑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保护传统聚落和民居,维持其地域特色已逐渐成为建筑界及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焦点,故而研究我国传统聚落的课题具有深远而重大的意义。本文以福建省宁德市屏南县漈头村为研究对象,试对这一聚落及其民居的空间结构和形态特征等进行初步分析和探讨,以期为我国传统聚落的研究能提供可参考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