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學考試的緊箍咒:台灣高中課程改革的困境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llopcz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目的是借由分析台湾高中课程改革的脉络,指出台湾高中课程改革所遭遇的困境,包含由上而下课程架构规划的问题,以及由下而上的升学考试文化的牵制。希冀借由这样的分析,能突破点状式课程改革的局限,探索社会文化面向对课程改革的推力与阻力。本文特别建议高中课程改革除了考量国际发展趋势外,必须要切中国内升学文化影响高中课程运作机制之相关因素,方能寻找有效策略,逐步摆脱升学考试的紧箍咒,营造完整的配套机制,以利课程改革政策的推行。
其他文献
目前,我国的教育社会学研究普遍缺乏理论创新,绝大多数研究仍停留在对国外社会学理论甚至教育社会学理论的应用、验证,甚至翻译、介绍等较浅层次上.造成我国教育社会学研究缺乏理论创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专业队伍的学术素养与知识背景等方面的原因,也有研究起步较晚等方面的原因.与这些因素相比,基于对学科性质误识而产生的教育社会学教学与研究的认识论困境,可能是导致教育社会学缺乏理论创新的最为重要的带有根本性的
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中国的高考经历了扩招而进入到大学教育大众化的阶段.当大学生不再是八十年的"天之骄子"的时候,社会对高考的关注却日益升温,其中原因是很复杂的,本文拟从高考的文化礼俗角度来看待社会对高考的过分专注.成年礼是世界普遍的文化现象,它是男女青年在一定年龄时举行的特定仪式,标志着该人转入成年,需要承担成年人的相应的责任和义务.随着社会的演进,成年礼呈现出温和化的倾向.在现代化进程中,
无论伦理道德的理论阐释还是实践,必须处理身/心、灵/肉、精神/物质、欲望/理性、自我/他者之间的关系,以安置身体,引领欲求,进而建制社会组织与秩序.其间,身体是伦理道德话语编织的结,是德性得以展现的实践模式及抱慰个体心灵的核心.
本文探讨了中国社会学社区学派的教育制度研究传统的形成、研究传统存在的缺陷及最新的发展趋向.作者认为,中国社会学社区学派在教育制度研究方面有较多学术积累,并以人类学色彩的社区研究为特点,但这种研究传统在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上尚存在一些局限,在研究现代社会中的教育制度方面力有不逮,需要通过借鉴西方相关理论(如组织研究中的新制度主义)丰富和发展,以拓展社会学在场域层次上对教育制度和教育组织进行研究的能力.
首先分析二战后的60年里,在学生数大幅变动的情况下,日本政府是怎样改善学校教育条件和水平的,其次,对近年来学生数减少对教育条件的差距和平等带来的影响进行考察。最后,探讨一下对于教育改革,教育社会学能做些什么.
Part I of this Paper gives close attention to the role assigned to various forms and formats of Education in President Hu Jintaos 2007 Report to the 17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PC. Patt Ⅱ focuses o
美国的「把每个小孩带上来」法案(No Child Left Behind Act,NCLB)于2001年12月经美国参众议院审议通过,为了不让任何学生落后,美国布希总统唤起国人加入崇高行动行列.该法案以实施「绩效责任」为核心、以改进学生学习成果为目标,绩效表现的内容:包括高中以下学生英数两科之测验分数达到精熟度的比例、高中生毕业率,以及适任教师的比例为主要的评监项目.NCLB设有奖惩机制,符合绩效
笔者试图探究以平等为取向的民族教育政策在实践中是否贯彻、如何贯彻它所秉承的理念、以什么样的具体途径运行,在其运行过程中存在什么样的矛盾、冲突,它的执行结果如何、对目标群体的生活有什么样的影响,如何建构着人们对它的认识和态度(即人们是如何进行选择和行为)等方面,以从中揭示不同时期民族教育政策所蕴含的平等、权益等核心问题是如何在不断地被阐释,为理清民族教育政策遇到的问题和困境提供一些启示。但由于民族教
教学规范习俗化是指教师、学生以及学校管理人员在学校制度、纪律、规则和群体环境的影响下,不断实现教学要求的统合与内化,最终在观念、意识、行为等方面达至高度程式化和惯常化的变化过程.全面把握学校教学规范习俗化是变革传统学校制度和建立现代学校制度的重要思想基础.在学校生活中,教学规范主要表现为制度、组织、学科、意识、事务和物质六种形态;国家意志、专业研究、传统规则和群体、个体意识是教学规范习俗化的主要来
被制度层层选拔出来的好学生具有表征意义。对国家而言,好学生反映的是国家在特定时期的注意力分配问题;对生产出好学生的学校来说,好学生是学校利益和荣誉的象征;对好学生个人而言,能够成为好学生是个人具有能力和与能力相应的意志付出——"苦行"的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