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物理量扰动场结构特征

来源 :2007年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shenshin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期天气持续回暖,积累大量不稳定能量,垂直风切变、动力、热力及水汽条件都有利于强对流天气的产生。分析这次过程地面、高空的温度、湿度、动能的扰动量,当过程影响前及影响期间,具有正温度扰动,过程影响后,具有负温度扰动,地面温度扰动明显大于高空各层的温度扰动,说明地面的热力作用大于高空的热力作用;扰动湿度场中,强对流天气发生区域各层的湿度小于周围环境的湿度扰动,这可能是出现雷雨大风的原因之一,各层的湿度扰动都比较大,因此对流很旺盛;扰动动能场中,过程发生区域的扰动能量明显大于过程发生前、后的扰动能量,各层中,以850hPa的扰动能量最大、地面次之。
其他文献
本文从品牌背景、品牌理念、品牌举措、品牌成效等四个方面对“气象小百灵”这一气象服务品牌的内涵进行了研究,“气象小百灵”作为常州市气象局倾力打造的气象服务品牌,秉承着“以人为本、无微不至、无处不在”的服务理念,由最初的一档电台直播栏目日益发展成为符合常州地方经济发展特色、适应公众生活水平需求的具有“常州特色公众”气象服务品牌标志.实现了气象信息发布与传播、气象科普宣传的“特色化”、“品牌化”、“精品
科普场馆是展示科技成果,普及科普知识、传播科学思想重要举措,也是关系到科普工作的成效和社会公众参与热情的重要途径,为此昆山市气象局精心打造气象·防雷科普馆,并以科普馆为阵地,以未成年人和市民为重点对象,开展一系列气象科普活动,旨在普及气象灾害防御知识,提高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
针对近些年频繁发生的突发性大气污染事件,构建了适用于突发性大气污染事件的数字化动态应急预案系统.该系统由基础信息数据库、气象环境模式与健康风险评估系统、数字化动态应急预案3部分组成,并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将三者有机结合,将事故基本信息、事故发展预测及救援状况直观、动态地展现在系统界面,使应急行动得以及时、高效的展开.实地外场综合应急演习证明,该系统技术路线稳定畅通,运行高效,功能强大,具有较好的可行性
运用和田地区气象、社会统计、NCEP/NCAR再分析资料,综合应用气候趋势、小波、突变、合成方法分析了1960-2010年和田地区烟幕天气的变化趋势、周期及突变特征,揭示了影响烟幕天气多发的气候及社会成因,为提高当地社会和公众对烟幕天气的认识,探究其变化成因,对于今后应对烟幕天气灾害、减轻城市空气污染、保护生存环境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结果发现:(1)和田地区烟幕天气呈现出递增(15.4d/10a)
本文对1971~2011年台州各县(市、区)的大雾天气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台州年均雾日时空分布不均,各地年雾日在18~67d之间,地理分布呈现沿海、沿岸雾日特多、中间雾日多,南北雾日少的分布特征;经历了上世纪70、80年代高峰期后,呈现逐渐减少的趋势,沿海岛屿和沿海岸雾日下降趋势比较平缓;不同地区因雾生条件不同,雾多发季节时间差异明显,西部地区以辐射雾为主、多发生在10月到次年4月,东部沿海
本文采用2012年冬季(2012年12月、2013年1月、2月)湖州国家基本观测站气象观测资料和湖州城西水厂监测点大气颗粒浓度数据,对湖州冬季的灰霾天气进行初步分析讨论,经统计灰霾天气占总天数66.66%,且轻度灰霾(能见度为3-5KM)所占比重最大,为27.78%.通过相关分析、多元回归分析及所选取的典型灰霾天的讨论,得到相对湿度、风速及大气颗粒物浓度与大气能见度的相互变化特点,其中特别是细粒子
气象科普是气象服务的重要途径与手段.多种形式、内容丰富、贴近百姓的气象科普可以使气象服务发挥更大效益.因而开展气象科普效果评估,有利于气象部门更好地开展和完善气象科普工作,促进气象服务水平的提高和气象事业的发展.本文通过北京科技周2次活动5个问题的调查,分析了北京市民对气象科普知识的认知度和活动满意度,提高北京全民科学素质,要加强青少年和农民的气象科学知识的普及.
以各种常规资料为基础,配合NCEP再分析资料和数值预报资料,对1211台风“海葵”影响期间淮北出现的强降水的天气学成因进行分析,并对影响淮北的西行台风降水作出比较,同时对1211风造成淮北降水进行数值检验.结果表明:(1)北方低槽南压和“海葵”北侧的偏东风暖湿气流相互配合是造成此次强降水的主要原因,涡度、垂直速度物理量也具有较好的指示作用.(2)西行台风影响淮北市时,如果北方有冷空气南下与之相互配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2012年7月13-14日发生在安徽中南部的一次梅雨锋暴雨过程中大尺度环流特征和干侵入特征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此次强降水是在高空低槽和低空冷式切变线的有利形势下产生的.暴雨过程中,明显有从对流层高层到低层的干侵入.在对流层的各个层次上均存在干侵入,但是对流层中高层上较强,低层的干侵入较弱,表明干侵入主要来自对流层中高层.高低空急流耦合产生的次级环流的正环流
为有效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保护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吉林省气象台短时临近预报科自2005年开始发布短时时效内的强对流天气的预报警报,对所辖区域内雷达有效探测范围内产生的灾害性天气,按灾害标准制定多种级别的预警信号,通过网络、电话、传真、手机短信等多种手段,发送给省防汛、市防汛、电台、电视台、当地气象部门等等多家相关单位,在防灾、减灾过程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几年来受到广泛好评.2007年7月6日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