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动脉灌注化疗结合手术治疗直肠癌疗效分析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ongyou20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总结和分析直肠癌术前介入灌注化疗(Pre-operative Artera Infusion Chemotherapy, PAIC)的疗效及其优点,探讨直肠癌综合治疗的远期疗效。方法:应用 Seldinger 方法经右侧股动脉穿刺,选择肠系膜下动脉或髂内动脉造影确定肿瘤位置后,注入化疗药物。术后一周进行直肠癌根治术。术后采用5-氟脲嘧啶加甲酰四氢叶酸钙进行6个疗程的化疗。以同期未行介入灌注治疗而手术的直肠癌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PAIC 组大多数患者症状、体征减轻,肿块缩小。介入灌注化疗前后病理检查发现肿瘤细胞有变性坏死,细胞核变性,胞浆凝固,间质炎细胞浸润及纤维增生等不同程度的改变。术后5年生存率72.00%,对照组为 43.21%,对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术前灌注化疗作为直肠癌新辅助化疗方法之一是有效、安全的,并能提高直肠癌患者的术后长期生存时间,值的临床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其他文献
伴随着新型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逐步推进,大量的农村转移劳动力正在成为城市居民;同时阶层分化,贫富差距的扩大,外来人口的流入等新情况让社区工作面临极大的困难和挑战,而我国
子宫肌瘤作为育龄期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疾病,发病原因尚不明确,其发生与发展是多个因素联合作用的结果,包括年龄、初潮年龄、咖啡因摄入、内源性激素水平等在内的危险因素被人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提问主体以教师为主,课堂教学呈现师生一问一答的“打乒乓球”式的模式(顾汝佐语),学生思维训练的含量较少。而现在的课堂提问追求理想的提问境界——引导学生
认知无线传感网络(Cognitive Radio Sensor Networks,CRSNs)利用空闲频段缓解频谱资源短缺问题。CRSNs主要基于无线传感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s,WSNs),但基于WSNs的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