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黑痣病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tleboy88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铃薯黑痣病,又称立枯丝核菌病、茎基腐病、丝核菌溃疡病、黑色粗皮病,是由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uhn)引起的一种真菌性病害,以带病种薯和土壤传播。马铃薯黑痣病在宁夏马铃薯主产区普遍发生,一般可造成马铃薯减产25%左右。2015—2018年,笔者对宁夏马铃薯黑痣病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宁夏马铃薯黑痣病初侵染源主要为薯块带菌,病原菌主要以菌核形式在薯块上越冬,也可以菌丝体在土壤中越冬,在地下5~20cm均可存活,最适生长温度为25℃,病菌类型为立枯丝核菌的3号融合群(AG-3)。筛选出抗病品种、播期、密度等农业防控措施;最佳防治化学农药为300g/L氟唑菌酰胺·吡唑醚菌酯悬浮剂,以沟施效果最佳;筛选出高效拮抗立枯丝核菌的青霉菌菌株P19,抑制率达58.5%;在农业、化学和生物等单项防治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组装,集成以抗病品种利用+播期+密度+多功能拌种剂应用+生物菌剂+无公害农药协同的马铃薯黑痣病综合防控技术,防治效果达到了85.5%以上。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急诊手术患者切口感染发生与手术室相关因素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4月我院手术室行急诊手术患者472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切
黑松种子播前不浸种或用室温水浸泡24小时后,于2层滤纸的发芽床上,在25℃恒温下不需人工光照即可取得理想的发芽结果。
理论从根本上说来源于实践,是实践经验的概括和升华。中国自改革开发以来之所以能够取得巨大成功,从根本上说,是由于我们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会议
<正>人工智能发轫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当前,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兴起,大数据的积累、算法的革新、计算能力的提升及网络设施的完善,通
目的:研究舌鳞癌连续整块切除术预后,分析影响舌鳞癌预后因素,为制定更理想的手术方案,提高患者的远期疗效及生存质量等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05年5月—2009年12月中南大学湘雅
<正>中药配方颗粒是由单味中药饮片经水提、浓缩、干燥、制粒而成,经中医临床配方后,供患者冲服使用的颗粒制剂,与传统中药饮片相比具有免煎易服、安全卫生、携带方便和易于
从自19世纪变法以来,仍然忠诚于中国传统文化基本价值的人,在接受来自西方的"现代价值"同时,他们所接受的民主、自由、平等、独立不是用来"破坏"中国传统价值,而是被用来"保卫"中国
目的建立氨溴特罗口服溶液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方法采用2010年版《中国药典》规定方法。结果平皿法对5种阳性菌株的回收率均大于70%;采用薄膜过滤法对控制菌进行检查。结论用
在现代教学课程中,通用技术课程以贯彻创造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理念,在新时代的教学模式中很具有拓展价值。首先其教学模式的特点很切合新课程"学"与"做"的新理念教学思想。通
目的分析细节护理在神经介入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1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样原则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