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多酚浓度检测的试验研究

来源 :全国给水深度处理研究会二〇〇七年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lwerewol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应用分光光度法进行了测定水中茶多酚浓度的试验,结果表明,水溶液中茶多酚含量在50~5000mg/L范围时吸光度与其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7,平均回收率为99.86%,相对标准偏差为1.90。多次试验表明,应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溶液中茶多酚浓度简单方便且精密度和准确度均能满足一般水分析试验的要求。
其他文献
采用EPA1623法(免疫磁分离及荧光染色法)对上海市几家典型的自来水厂的水源水、出厂水、管道水贾第鞭毛虫和隐孢子虫的分布状况进行了测定分析,并对水厂净水过程中不同操作单
紫外线消毒技术由于其消毒效率高,低成本、占地面积小,安全可靠而在水处理消毒中得到大量应用。但是,由于其存在很多不足,如不能保持管网持续消毒效应、不能在线监测其消毒效
会议
采用PCR-SSCP(单链构象多态性)技术,以16S rRNA基因的V4-V5区为靶对象,分析用于饮用水处理的生物陶粒和生物活性炭上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对生物陶粒和生物活性炭分别进行超声
会议
本项目研制出的氨泄漏吸收装置,采用膜分离水吸收方式,具有99.9%以上吸收效率,高效,先进,自动运行等突出优点。该装置完善了水厂的安全保障系统,防止万一发生氨泄露所引起的人
将弯道层流流动形成的Dean涡产生的微粒分离原理运用于污水的2级处理,通过研发水动力分离处理装置,采用投加适量絮凝剂后的某河水进行实验,研究在流道中不同体积流量和絮凝剂
许多水厂的出厂水水质能够达标,而管网水质发生变化,甚至超标。讨论通过优化出厂水水质指标,降低管网水中主要超标的项目(如:总铁、浊度、细菌指标等),从而提高管网水水质。
研究了臭氧单独用于饮用水消毒时的臭氧投加量、臭氧接触时间以及消毒的持续性。探讨了植物多酚投加量、水温、pH值等因素对植物多酚与臭氧联合消毒工艺消毒效果的影响。研究
采用沼气循环分散式污泥厌氧膜生物反应器(AnMBR)在常温下处理丙酮、异丙醇混合废水,考察了启动期间COD的去除效果以及挥发性脂肪酸(VFA)含量、pH、碱度、MLSS及ρ(ML VSS)/
维持给水管网水质化学稳定性是目前供水领域研究的热点,人们使用稳定指数、腐蚀指数、溶度积、pC-pH图等工具对管网水质化学稳定性问题进行判别,但是由于其涉及的问题多、过
会议
给水管网中存在微生物腐蚀现象,造成管网水水质恶化等一系列问题,其中铁细菌造成的腐蚀和铁释放是造成管网出现红水现象的原因之一。1836年Ehrenberg发现了铁细菌,经过不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