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始主应力方向对饱和松砂孔压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

来源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九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fjwb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福建标准砂(Dr=30﹪),在三向非均等固结条件下,利用新研制的土工静力-动力液压三轴-扭剪多功能剪切仪进行了多种主应力方向变化的循环扭剪试验,讨论了初始主应力方向变化等初始固结条件对饱和松砂不排水条件下振动孔隙水压力变化规律的影响,建立了复杂固结应力条件下振动孔隙水压力随循环次数的增长模式.试验结果表明:以最大孔隙水压力归一化后的孔隙水压力比和以破坏时循环次数归一化后的循环次数比之间的关系依赖于循环剪应力幅值和初始主应力方向.而归一化孔压比和广义剪应变之间的关系与循环剪应力幅值及初始主应力方向均无关.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了香港科技大学土工离心机水平双向液压震动台,以及动力离心模型试验中模型的制作技术和试验方法,同时给出了部分试验结果.试验采用饱和松散花岗岩风化料(CDG)制作堤坝,输入窗函数正弦地震波,最大震动加速度约为0.3g(原型),分别进行了单向及双向震动模型试验.试验直接量测到堤坝内部震动加速度及超孔隙压力的动力反应过程,结果表明在试验给定的模型条件和地震条件下,堤坝内会产生较高的超孔隙压力,但没
振动沉模现浇混凝土薄壁管桩(简称PCC桩)技术是河海大学自主开发研制的用于地基加固处理的新技术,它是一种适合于软土地区的新型高效优势桩型.本文采用考虑土塞与桩相互作用的简化方法和全面反映桩土接触面滑移、脱开特性的非线性有限元对单桩静载试验进行了模拟,研究了PCC桩的荷载传递机理.分析结果表明荷载沉降曲线数值模拟结果与现场试验相当接近,并揭示了内外侧摩阻力的分布,端阻力的发挥,土塞的作用等一些目前无
在堆石料大型三轴压缩试验中,剪胀变形在总的体积变形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由此所确定的模型参数通常会夸大剪胀的影响.本文提出了用大型压缩试验成果修正模型体变参数的方法,使用邓肯EB模型对茅坪溪心墙堆石坝进行了有限元变形分析.通过与坝体变形实测结果的对比,表明使用经压缩试验修正后的模型体变参数,可显著提高坝体变形的计算精度.
为了加固深厚地基,特别是山区非均匀块石回填地基和抛石填海地基,必须施加高能级强夯进行处理.本文简要评述了国际上高能级强夯的施工机械,以及工程实例与高能级强夯在我国二十多个工程中的应用情况和研究现状,探讨了高能级强夯施工中的几个主要参数对加固效果的影响,提出了高能级强夯施工中的一些问题和有待研究的课题.
运用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渤海湾某石油平台的钢管桩地基进行了三维有限元分析,探讨了邻近钻井船大尺寸Spudcan基础压入对钢管桩工作性能的影响.通过计算得到桩身应力、应变和位移分布,推求了考虑Spundcan基础贯入影响的t-z曲线和p-y曲线,分析了桩的轴向和水平承载力特性.
通风管冷却系统是一种普遍应用的防止冻土退化的工程处理措施.本文针对高温冻土地区路基,充分考虑青藏铁路工程上可能应用的在通风管进出口设置隔热帘对吸、放热效果的影响,系统研究通风管间距,管径以及通风管埋设高度等因素下设置隔热帘与不设置隔热帘的设计方案对冻土路基温度场的影响,初步提出通风路基的优化设计方案.
结合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二期的大圆筒结构初步设计方案,基于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和极限平衡理论,对海底软土地基大圆筒结构的稳定性进行综合评价,并进一步探讨大圆筒的入土深度与稳定安全系数的关系.所得结果将为大圆筒结构的工程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通过对嵌岩桩竖向承载机理的研究,提出了按桩顶沉降量控制嵌岩桩竖向承载力的设想及其计算方法,可充分考虑桩侧土(岩)阻力及桩端岩层阻力的发挥程度,并结合某大桥嵌岩桩静载荷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理论计算与实测结果吻合良好.
结合工程实践,在同一场地利用钢筋应力测试进行一组同桩径、同桩长的扩底桩与不扩底桩的原型试验,分析扩底钻孔灌注桩的工作机理.
本文通过土工带加筋碎石垫层原位静载荷试验,探讨了加筋垫层地基的工作机理,分析了加筋层数(N)、首层加筋间距(U)、加筋带间距(H)、加筋线密度(LDR)对加筋地基的强度和变形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