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师知识结构的调查研究

来源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85209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战后日本的经济基本处于瘫痪状态,经过几十年的努力,这样一个小岛国一跃成为世界发达国家之一,经济可以说是以惊人的速度向前发展.大量的事实证明,它与日本大力发展教育密不可分.2008 年美国爆发经济危机,很多大的跨国公司一夜之间倒闭,人们生活在失业的痛苦和恐慌之中.美国经济危机的全面爆发,毫不留情的冲击着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在这样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下,中国政府采取大量行之有效的措施,使我国经济在这种惊涛骇浪的国际经济环境中平稳向前发展.不管是日本的迅速崛起还是中国的稳步前进,都与教育事业的发展密切相关,教育是一个国家持续发展的后续力量的源泉,重视教育,发展教育毋庸置疑.
其他文献
在英语教学中,老师们需要为学生们传输最基础的英语知识,同时还应该重点关注的是学生们综合能力的提升,注重核心素养的培养。让学生综合素质稳步提高是迎合当今社会对人才全面发展提出的基本要求。本文重点结合着初中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展开分析,明确现阶段初中生英语教学现状,为提高学生们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提出科学化的措施和方案。
根据《普通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语言技能是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听和读是理解的技能,说和写是表达的技能;这四种技能在语言学习和交际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高中英语课程应根据高中学生认知特点和学习发展需要,在进一步发展学生基本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用英
当今世界正处于极速发展与不断变革之中,国际秩序面临重新洗牌,世界关系发展的不确定因素日益增多,这种环境对我国的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针对世界形势的深刻变化,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通过培训使各级干部具有开阔的视野,让领导干部在处理重大事情中能够表现出敏锐的洞察力与捕获力,以及对危机的应变能力。上行下效,上层行为直接影响下层行为。国家各级干部特别是基层干部的队伍建设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影响至关重要,通过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物质生产部门,为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做出了重大贡献.改革开放30 多年来,我国建筑业高速发展,建筑业生产总值由1900 年的859.4 亿元增加到2013 年的38995.0 亿元,二十几年的时间里增长了45 倍之多.建筑业的高速增长的同时,其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程度也不断增加.1990 年,建筑业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60%,而到2013 年底,建筑业生
当前我国青少年情绪性素质不容乐观,这与我国当前提倡素质教育,强调学生各方面素质全面综合发展的大背景极不协调。切实提高我国青少年情感素质整体水平无疑已成为我国基础教育的一项迫切任务。或许正是意识到了上述问题的严重性,2001 年6 月8 日,教育部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与技能”及“过程与方法”并列为新课程目标的三个基本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
随着社会的发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成了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教育改革的方向和要求。学校如何改革教学模式,使培养出来的人具有高素质、富有创造力,能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需求,是摆在教育面前的一件大事。我国应试教育盘踞了校园几十年,僵化的教育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这些不能不引起有责任感的教育工作者的深思。随着我国科技的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要,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创新教育的重要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
对于处在第一学段的小学生来说,年龄较小,自主学习能力较弱,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对课堂教学的趣味性需求比较大。传统的复习课,枯燥而缺乏吸引力,很难让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因此,许多第一学段的教师往往认为复习课最难上,在公开的教学展示中都不会,也不敢选择上复习课。而多数第一学段的学生谈起复习课时,也常会感觉“复习课真没劲”,“除了练习就是讲题,一直在重复。”这样的复习课中,教师如填鸭般灌输知识,学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动手实践学习方式受到了教育工作者的高度关注,并被广泛的应用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当中,使知识的传授由传统的教师“一言堂”逐渐向学生“主人翁”的形式发生转变。一方面,动手实践是学生小学数学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学生认识新知识的初期阶段;另一方面,动手实践活动通过与其他小学数学学习方式的交叉融合,能够丰富学生的小学数学学习情境,有助于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此外,学生还能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的教学建议中明确提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语文教学一直践行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对人文关怀非常重视,这都是为了让学生满足未来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只有在课堂中有效贯穿平等对话,才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将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相结合,以期达到语文学习效果的最优
德育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培养人才“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人才的基本标准是德才兼备,而德又是排在第一位的。在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德育教育目标中,有人将这三方面的不足或缺陷分别比喻为:品德不好是危险品,智育发展不好是次品,体质不好是废品。这一比喻形象地说明了德育的重要性,当一个人的智商很高而在品质上存在严重的缺陷时,他身上的创造力有可能演化成对社会的巨破坏力。任何一个社会在发展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