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现状、挑战与未来走向

来源 :第三届湖北省青年学者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iduwi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并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绩,但是新农村文化供给不足与错位,传统文化传承缺乏可持续性,腐朽文化抬头及外来文化冲击等问题的存在对我国"十二五"时期新农村文化建设带来巨大挑战。本文认为,新时期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正确处理好新农村文化与其他文化的关系、政府主导与农民"话语权"的关系,不断深化农村文化制度改革,完善农村文化建设体制,促进文化建设、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三者有机统一。
其他文献
  现代城市具有多重的意义指向和想象空间,在城乡二元并立的语境下,城市成为政府与民间、精英与大众共同营构的时空性的"存在"。当下中国城市文化创造中存在诸多问题:文化意象
在小学语文教学阶段,写作是重点。小学生的文学基础和写作能力还不够完善,习作水平难以得到大幅度的提高。面对这种不良局面,教师应该秉承开拓创新的精神,在写作教学中引入多元化
中国文化"走出去"看似一个文化战略,实则一个经济战略,更是一个政治战略,是文化主导时代中国全面融入全球化的客观要求,是全球范围内产业结构升级、文化产业加速发
会议
汉字是我国特有的文字,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是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更是人们日常生活、交流、学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阶段,写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通过规范学生
自党的十五大以来,我国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一概念,并把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放在突出重要的地位.因此,为其构建合理的产业平台成为理论和现实的迫切需要.
会议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生产水平的显著提高,人们逐渐把注意力重心转移到教育质量与效率上来,而小学语文的学习则是对中国文化认识与了解的基础,因此,在学习小学语文的过程中,阅读与
期刊
要想激发语文教学质量,激发兴趣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关键,而课堂教学是教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手段,提高学生参与意识的主战场。因此,教师必须坚守这块阵地,利用这个主战场想方设法去
本文深入研究论述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人才培养、民族文化传统和世界一体化趋势这五个方面与实现文化创新之间的重要联系,指出实现文化创新的着力点,具有理论及现
会议
  农民工文化需求从公民权的解释中获得了合法性基础,保障农民工享有和城市市民同等文化权利是促进农民工社会融入及其市民化之前提。传统城市社区治理模式在空间、范围和内
“十三五”规划中描述了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目标:“推动国际经济治理体系改革完善,积极引导全球经济发展,维护和加强多边贸易体制,促进国际经济秩序朝着平等公正、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