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牧结合生态系统健康管理的动力学机制

来源 :中国农学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56ur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系统动力学是研究信息反馈系统动态行为的计算机仿真方法,它用于研究与规划非线性复杂系统的动态行为和相应的长期战略决策有其独特的优点.禹城市既是粮食生产优势产区,同时也是畜牧业生产的优势产区,种植业子系统和养殖业子系统是禹城市农业生态系统两个最主要的子系统,种植业和养殖业协调发展是农业生产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通过建立系统动力学模型,模拟在资源、经济等因素影响下的禹城市农业生态系统发展动态,对种植业和养殖业子系统内部组分结构比例实施调控,经过反复运行试验,从中选出三种典型情景供决策者参考,对三种情景状况下的农业生态系统健康态势进行评价,结果均表现为由亚健康向健康状态过渡.
其他文献
综述了我国大豆在世界大豆产业的地位、大豆产业当前存在的问题、大豆生产能力分析及未来发展的主要对策.未来发展中,我国大豆最大生产能力为3800万吨,大豆年缺口在1700万吨以上,我国成为大豆进口大国的趋势不可逆转.
中部省区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格局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区域.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日益明显的今天,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是中部地区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中部地区农产品产业带建设应依据比较优势的原则,重点培育一些优势农产品,增强区域农村经济实力,政府将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三农"问题,或称"三农"难题,是当前我国亟待解决的重大战略问题.本文简要分析了我国目前"三农"问题的现状,提出了破解"三农"难题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途径.
中国中部地区农业面临着耕地面积不断减少、水资源严重短缺、生产率低下等诸多问题,集约、高效的设施农业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通过对中部地区发展设施农业的基础性优势的分析,指出设施农业是中部地区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选择.
设施农业是我国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设施农业生产应遵循植物的生活因素与调控学说、多维用地原理、生物学原理、光能利用原理和农业技术经济原理.
为提高丘陵旱地的经济效益,2002~2003年在新晃进行了粮—药型高效种植模式研究,结果表明,杭白菊/糯玉米投产比最高,纯收入为33645元,投产比为1:6.32;其次为杭白菊/糯高梁,纯收入为32019元/公顷,投产比为1:5.34,丹参、杭白菊、半夏/春玉米三种模式,纯收入分别为23802元/公顷、30113.4元/公顷和27146.4元/公顷,投产比分别为1:4.53、1:5.01和1:2.
本文重点探讨耕作学——农作学的几个问题.主要分析了农作学的基础理论,农作学的内容,农作学的系统与制度以及农作学的几个难点队伍建设等.
通过定位试验研究新型稻—油复种模式的生态经济功能,发现新型稻—油复种模式比双季稻复种模式结构合理,资源利用率较高,系统经济稳定性和生产力稳定性较强.总产值高36.91﹪,总成本低13.56﹪,物化成本低13.16﹪,净产值高78,70﹪,利润高1.56倍,成本利润率高83.21﹪.新型稻—油复种模式有机能输入为96067.95×10J/公顷,占总输入能的比例为89.2﹪;有机养分输入占总养分输入的
对现代农业理论与实践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种植业与农作制度设计的意义、指导思想、主要内容均作了一一阐述.设计层次从时间到空间,从宏观到微观,从了解资源到农产品的设计,目的在于从宏观调控上布局农业生产,进行种植业与农作制度的优化设计,从而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使农业真正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为现代农业发展奠定一定的理论道路.
现代农业既不同于自给自足的原始农业,又不同于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它是一种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先导的技术高度密集的知识型产业.根据地域不同,我国现代农业可分为农区农业、城郊农业和都市农业等类型.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为:农业产业结构的市场化、农业生产方式的集约化、农业经营形式的产业化、农业生产手段的智能化和农业生产决策的信息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