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爪沙鼠ApoE基因内含子的克隆及RNA的结构预测

来源 :第九届中国实验动物科学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oj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克隆长爪沙鼠载脂蛋白E基因(ApoE)的内含子,并对前期克隆到的该基因的编码区进行序列分析与结构初步预测。 方法:根据Genbank中的相关序列,在前期获得的编码区序列的基础上对基因组进行套式扩增,获得了ApoE基因编码区全长,然后通过对编码区序列进行碱基分析比对后获得2个内含子。同时用RNA Structure5.1软件对该基因mRNA二级结构进行预测。 结果:长爪沙鼠载脂蛋白ApoE基因包含两个内含子,长度分别为521bp和421bp,经blsat比较发现测序的结果与大鼠ApoE基因(编号为J02582.1)的编码区内含子的同源性达到了80.9%、76.8%,与小鼠ApoE基因(编号为NC 000073.5)的编码区内含子同源性达77.0%、75.1%,与人ApoE基因(NC_000019.9)的同源性达到了48.2%、46.5%,已作为前面所获eds区的补充向genbank提交,登录号为HM366607。mRNA分析表明5’不译区为65bp,3’不译区为119bp,ORF为951bp,茎552bp,环501bp,自由能为-531.0。 结论:根据比较基因组学原理,用套式PCR可以得到长爪沙鼠载脂蛋白E基因编码区的内含子序列,本研究为筛选长爪沙鼠高脂血症模型的遗传多样性标记打下基础。
其他文献
大鼠慢性毒性与致癌合并试验是费时最长、参加人员最多、消耗财力和物质最大、操作繁琐复杂而又经不起重复的一个高难度研究工作,对其进行质量控制显得尤为重要。主要包括试验开始前的试验设计质量控制、试验过程中的全程质量控制和试验结束后的资料整理和实验报告质量控制。简言之,就是“确实做好预测,周密设计剂量,精心饲养动物,细心观察反应,认真测定指标,实事求是总结”。
目的:探讨链脲佐菌素(STZ)诱导长爪沙鼠糖尿病模型的可能性,并观察模型动物早期肾脏损害情况。方法:雄性长爪沙鼠96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模型组1(DM1组)、模型组2(DM2组),DM1及DM2组沙鼠分别一次性腹腔注射100mg/kg、200mg/kg STZ,NC组注射等量柠檬酸盐缓冲溶液。注射STZ后1、2、4、6周末,分别监测沙鼠一般情况,血糖、胰岛素等血清学指标和尿液指标,并
目的:研究注射Caspase抑制剂Z-VAD-fmk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梗塞面积及萎缩程度的影响。方法:将80只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Z-VAD-fmk治疗组,制成大鼠大脑中动脉阻断局灶性脑梗塞动物模型(MCAo),分别在MCAo术后第一天、第四天、第七天、第二十一天处死,利用图像分析仪测定大鼠脑梗塞面积,病变侧及对侧的面积。结果:在术后第一天对照组和用药组间梗塞面积差异不显著,而第四天和第
目的:对具有角膜混浊表型的B6-Co突变系小鼠突变候选基因Map3kl进行克隆及测序分析,寻找该突变系小鼠Map3kl基因的突变位点。方法:以小鼠Map3kl基因的mRNA、全长及上游5kb序列设计引物,分别以基因组DNA和mRNA为模板,采用PCR和RT-PCR技术分段扩增目的基因,将目的片段连接在T载体上,转化感受态细胞TOP10,筛选阳性克隆,质粒DNA分子提取,电泳检测,ECOR Ⅰ酶切释
目的:探讨君子兰生物总碱(TACM)对大鼠肝脏、肾脏等功能(慢性毒性作用)的影响,用以评价药物的安全性。方法:Wister大鼠共分四组,正常对照组未作任何处理,低、中、高给药剂量组经灌胃给予大鼠不同剂量的TACM四个月,测定尿糖含量、尿蛋白水平、血浆及肾组织丙二醛(MDA)的含量、红细胞及肾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谷光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并取其肝脏及肾脏作病理组织学检查。
取人脐带血4份经过3个阶段(去除红细胞阶段、短暂培养阶段、持续培养阶段),以完全低糖DMEM(含20%胎牛血清)为培养基,纯化分离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传代至第3代进行鉴定。4份人脐血中3份分离出间充质干细胞。经流式细胞仪检测抗原CD34(<5%)为阴性;CD29+(92%)、CD44+(18.6%)、CD105+(40.7%)均为阳性。成骨细胞诱导分化结果为阳性。结果表明本实验方法能够简便有效的从
目的:观察脱细胞骨基质(aceller bone matrix,ACBM)埋植于兔体内一年后的病理学变化。方法:用新鲜兔股骨为原料,运用酸碱法制备ACBM,观察组织结构及超微结构。手术制备兔股骨缺损模型,移植ACBM,连续观察一年后取材行组织学观察。结果:脱细胞骨基质颜色浅白,完整无断裂;光镜下,脱细胞骨基质骨陷窝内空虚,未见细胞和其它细胞成分。哈佛氏系统中央管及周围陷窝中均未见细胞,整个基质呈伊
目的:分别使用脑心培养基、普通肉汤培养基、CAYE培养基增菌的阪崎肠杆菌新疆分离株侵袭ICR乳鼠,对其组织器官病变特征进行分析。方法:阪崎肠杆菌新疆分离株经不同培养基培养后,对3—4日龄ICR乳鼠灌胃4日,3日后,无菌解剖取肠、肝、脾、肾等组织,石蜡切片,HE染色,光镜观察。结果:乳鼠肝脏、肾脏、结肠、直肠产生不同病理变化。结论:阪崎肠杆菌新疆分离株经CAYE培养后,对乳鼠器官产生严重损伤,推测对
目的:比较多聚赖氨酸PoLy-Lysine(PLL)与鼠尾胶原对成骨细胞体外培养生长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PLL和鼠尾胶原铺制培养皿,然后接种成骨细胞。于24h、48h、72h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及占培养皿面积的百分比。结果: 24hPLL组,细胞贴壁呈均匀分布状,贴壁面积比为30.6%±12.9%。鼠尾胶原组细胞贴壁呈团状,贴壁面积比为42.5%±15.7%(p<0.05),差异显著;48hPLL组
目的:建立小鼠多瘤病毒PCR检测方法。方法:根据病毒特异性保守序列设计引物,用PCR方法检测。并以实验动物微生物学等级国家标准中涉及的几种DNA病毒进行特异性实验;将提取的POLY基因组DNA定量后连续10倍稀释,进行PCR扩增,检测方法的敏感性。结果:建立的小鼠多瘤病毒的PCR检测方法,能与细胞来源病毒和组织来源病毒特异性结合,扩增出长度为272bp的片段。该引物与小鼠细小病毒、小鼠腺病毒、痘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