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对储层孔隙度的影响机制

来源 :第十六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2516670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四川盆地长宁、威远地区页岩气评价井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进行跟踪,利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氮气吸附实验等方法,综合分析静态和动态地球化学特征对页岩储集空间的影响,认为页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对页岩孔隙的影响有一定的阶段性.
其他文献
渤海海域是中国重要的稠油产区,超过一半的储量为稠油.蓬莱19-3、蓬莱9-1、秦皇岛32-6等多个稠油油田资源达到亿吨级,分布层位贯穿新近系明化镇组到古生界潜山;粘度从100mPa·s到40000mPa·s均有规模性分布.海上石油勘探、开发的成本高,渤海海域稠油在勘探、开发中地位又举足轻重,因此,了解稠油的分布特征、主控因素与稠化模式至关重要.目前,已有诸多学者对该区有较为深入的研究,提出稠油次生
Jim Gray于2007年将科学研究分为四类范式,基于大数据的科学研究作为科学研究第四范式已深刻改变了我们的社会和科学活动.石油公司和油气地质实验室在过去几十年勘探历程中积累了大量烃类流体和烃源岩数据,这些数据主要属于地化、试油和录井领域,烃类流体和烃源岩数据,作为条数据它们在空间上基本是离散的,数据量仅是以M为单位;另一方面,高精度三维地震采集和大面积连片处理解释已成为油气勘探工作的趋势,从三
烃类包裹体的成分是油气成藏研究的重要内容,是判读油气藏的成藏年代和成藏史的依据,也是示踪油气运移及聚集过程的技术手段.特别是在多期成藏、成藏历史复杂的叠合盆地,烃类包裹体成分的识别对于还原古油气的充注、演化,以及认识现今油气藏的成藏规律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通过对研究区储层单个包裹体液相部分的荧光、显微红外成分的约束拟合,确定了烃类包裹体的油气是成熟热演化阶段的产物,并具有典型的沙四供烃单元油气
近年来,川南地区须家河组威东9井、麻5井、音27井等都获得了较好的油气显示,对包22井等老井进行重新试油也获工业气流,充分显示出川南地区须家河组良好的勘探前景.川南地区须家河组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相对复杂,天然气成因、来源等地球化学特征仍存在较大争议,给天然气成藏机制研究带来困难.因此,本文拟在前人研究基础上,通过天然气组分、轻烃及碳同位素等分析,探讨研究区天然气成因、来源等问题,同时结合生烃史与包
沙垒田凸起东南断阶带油藏主要包括曹妃甸18-1油田,曹妃甸18-2油田和渤中13-1油田,位于沙垒田凸起东南断阶带构造脊上.三个油田均为披覆于潜山上的背斜构造.曹妃甸18-1东二下油藏埋深2640-2770米,为块状底水轻质油藏;曹妃甸18-2东三段和太古界油藏埋深3620-3915米,为顶气中油底水块状凝析油气藏;渤中13-1沙一段油藏埋深3971-4112米,为介于黑油油藏与凝析油藏之间的挥发
车排子隆起位于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南端,临近扎伊尔山,向西北方向抬升,往南向四棵树凹陷倾伏,东以红车断裂带与沙湾凹陷—中拐凸起相接.由于探井钻揭深部源岩有限,主要从油气性质来推测源岩灶.通过油气物性和相态的空间变化,可以将研究区内原油大致分为两大类:稠油、中质-轻质油。其中,研究区北部原油API均小于20,类属于稠油,说明发生了严重的生物降解作用。从油气的地球化学性质上来分析,研究区北部的原油碳同位素
武清凹陷位于冀中坳陷的东北部,面积约2600km2,是由大孟庄洼槽、大口屯洼槽、孙校庄洼槽和杨村斜坡四个次级构造单元组成的不对称(北断南超、西断东超)弧形箕状凹陷.该凹陷经过50多年的勘探,已钻探井33口,其中仅苏50井在奥陶系、武6井在沙二段试油获得低产油气流,成为冀中凹陷最早勘探却久攻不克的凹陷之一.究其原因,主要源于其上第三系"厚皮"沉积特征,厚度约3000m,导致下第三系目的层埋藏较深,大
涪陵地区位于四川盆地东部,2012年3月4日,中石化勘探南方分公司在四川元坝探区重点探井元坝21井自流井组大安寨段常规射孔测试,获得日产50.7×104m3高产页岩气流.2012年钻探的涪页HF-1井取得重要进展,自流井组大安寨段中部页岩层水平段在酸压后测试日产气1.78×104m3,兴隆101井大安寨段测试获日产气11.01×104m3.
借鉴页岩气勘探开发技术和成功经验,美国致密油开发利用取得重大突破,2011年致密油产量达到3000×104t左右,约占美国石油总产量的9%,对美国甚至世界石油供应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中国华南地区奥陶纪—志留纪之交发育着大量的硅质页岩及硅质岩,不同地区硅质岩的硅质成因及形成环境存在较大差异.基于重庆石柱地区漆辽剖面五峰组和龙马溪组31件硅质岩样品岩石学特征、主量与稀土元素等分析数据,对该区奥陶纪—志留纪之交硅质岩成因及形成环境展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