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养老服务的特征、模式和对策

来源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2017年综合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ns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养老事业的发展,我国进入了养老新时代、大数据时代、"互联网+"养老时代,养老格局应从战略高度进行规划与考量.新养老时代的特征:(1)人口特征,人口红利将消失;(2)"未富先老"特征的凸显;(3)幸福养老、积极养老理念深入人心;(4)科技助老、智能养老引领养老新生活.根据我国国情,养老模式必须走多元化之路,层出不穷的养老新模式、新举措还在不断总结经验,是一个探索过程.当下,依托社区、居家养老是我国养老的主体,与传统的一家一户的家庭养老有根本的区别,并赋予了新含义.
其他文献
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个老年人口突破2亿的国家,老龄化进程也正在加快,如何养老、何处养老、怎样处理好养老服务已是我国面临的发展和民生重大社会课题.目前我国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的多样化、多层次与日俱增,但是我国养老服务供给侧却存在着严重短板:我国养老服务业还处于发展初期,养老产业尚未形成,养老服务和产品供给不足的问题非常突出;局限的服务模式;忽略农村老年人的养老服务;对失能失智老年人的照顾养老短缺;养老服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农村老年人面临更大的养老服务压力,然而传统的农村养老服务供给体系存在诸多理论困境和实践困境,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多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以项目化的财政转移支付可以最大限度地有效利用、管理、监督财政资金,实现高效、技术化、标准化的农村养老服务供给.项目制是对我国农村养老服务供给体制的探索和创新,能够弥补人力、物力、财力投入的严重不足,提高养老服务供给效率.
养老机构入住率的提高一直是世界共同关注的课题,如何提高入住率是各国和地区养老机构面临的共同问题.笔者从我国养老机构入住率基本情况入手,提出养老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势在必行,分析影响入住率的基本原因,寻找养老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原因,确立养老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明确确立养老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原则,落实养老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措施,确保落实养老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顺利进行.
对需求侧、供给侧、供给侧改革等名词作了简要阐释.第一部分,在居家养老方面,按供给侧改革思路,要对老年人家里睡床、住房、餐厅客厅、走道、厨房、卫生间等进行无障碍设施改造;对住无电梯、小高层楼房的老年人的住房,加装电梯,为老年人出行提供安全便利的条件;对老年人的衣食,也要作相应的改革.通过供给侧改革,要为老年人营造一个安全、便利、舒适的宜居家庭,以满足老年人住在家里,能享受社区提供医养结合的服务.第二
增权理论在中国养老服务中的运用十分少见,而增权理论与养老服务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莫大的相关性,养老服务一般包含老年人的生活照料、老年健康服务、老年文化娱乐、老年教育等方面,增权理论与这几个方面的具体内涵密切关联,增权理论在养老服务上发挥作用还体现为运用对象的广泛性.本文通过对增权理论在养老服务方面的运用进行简要分析,并进行了理论运用的对策思考,以期对今后养老服务的进步和发展有所帮助.
SGGP框架和4P4I体系是西方老龄政策体系研究的前沿成果,SGGP框架包含老龄政策构想、基本准则、宏观目标、首要任务四方面内容;4P4I体系的内涵包括保障、预防、促进、参与和意识形态、利益、组织机构、信息等要素.SGGP框架和4P4I体系对我国长期照护体系的建设具有良好的启示意义,因此,应注重医养结合的"三化"式发展,即推动医疗的"养护化"、服务的"专业化"、服务的"特色化".
中国目前已经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据联合国统计,到21世纪中期,中国将有近5亿人口超过60岁,而这个数字将远远超过美国人口总数.作为全球老龄产业市场潜力最大的国家之一,中国养老工作仍存在许多亟须完善之处.而来自日本、英国等国家的许多经验做法,对中国解决养老特别是社区养老问题意义重大.
本文针对我国老龄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初步探讨层级式养老和供给侧质效的三个概念、两个特征,双向管理七项措施、三项监管制度的应对思路;以规范和理顺供需双向的行为和关系,推动老龄事业全面协调发展.
本文是作者通过调查、走访、参观后,发现赤壁市鲫鱼桥社区的领导班子在贯彻落实养老服务需求与供给侧改革工作中,"精抓实干"达到"三满意",即老人满意、群众满意、上级领导满意,经验很好,值得学习推广.
目前,县级城市社区养老服务远跟不上形势的发展和老年人的需求.为改变这一状况,建议:一、"四点"筹资;二、建立相应机构,成立社区老年党支部;三、开展活动,以消除老年人的孤独感、失落感,让大家有个归属感、安全感、快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