轧辊探伤装置的改进

来源 :全国冶金自动化信息网2015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xue12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对轧辊探伤装置的改进,成功将单一涡流轧辊探伤装置改造成涡流和超声探伤为一体的复合轧辊探伤装置,使轧辊探伤精度有了大幅度提高,轧辊上机爆辊率有较大下降.新探伤装置投用一年,轧辊上机爆辊数由高峰时一个月二次,到现在一年中仅发生二次,且装置对轧辊缺陷均有提示,轧辊无损检测装置的改造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其他文献
介绍了S8000大型旋转机械监测系统在首钢集团迁安钢铁有限责任公司高炉鼓风机中的应用,并结合该公司出现的自动化故障、电气干扰类故障、不平衡类故障案例进行了分析,对大型旋转机械故障诊断工作中同类故障的处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在转炉设施上,汽包作为高温高压的压力容器,一直都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汽包水位不仅关系到蒸汽的质量,同时对汽包的安全运行也是十分重要的。本文介绍炼钢转炉使用智能射频物位计替代平衡容器进行的改造.由于此项改造的免维护、标定方便、高可靠、高稳定等优点,已在包钢逐渐推广.
焦炉是一种结构独特的工业炉窑,其加热控制是炼焦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焦炉是钢铁生产流程中的重要一环,其高效、优质的生产尤为重要。笔者分析了焦炉加热的特点,应用软测量技术和模糊控制技术,研究并开发了焦炉智能加热控制系统.该系统在柳钢焦化厂投运后,有效控制了直行温度的稳定性,降低了吨焦能耗,使相关热工指标达到中国炼焦行业协会"特级炉"标准,为企业创造了可观的经济价值.
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2#高炉于2004年投产,当时人机界面编程软件采用的是美国罗克韦尔自动化公司的RSview SE 3.0软件.FTview 6.0是该公司新推出的一款人机界面编程软件.2014年5月梅钢公司在对2#高炉计算机系统进行硬件升级的同时,也将HMI软件版本从RSview SE 3.0升级到FTview 6.0,并分别从服务器、客户端以及两者之间的通信系统的建立等方面详细阐述了这一
介绍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沙景炼钢厂LF电极调节系统的控制系统特性,研究了现有的PID电极调节方式.为了提高系统的鲁棒性,避免系统的严重超调现象,针对系统的反馈情况,对误差信号进行分段线性处理,并用模糊PID加以控制.利用Simulink软件仿真,结果表明新的控制模型明显优于原有的PID控制.
建立了基于副枪检测技术的转炉吹炼终点碳温数学模型,并引入自学习修正机制,提高了模型的精度和命中率.采用VB程序设计语言,自主开发了转炉吹炼终点动态模型系统.系统在沙钢投入使用以来,取得了较高的终点命中率,实现了转炉吹炼终点碳、温动态监控,对现场生产提供了有效指导.
液压伺服执行机构具有控制精度高、定位准、负荷大、冲击小、响应快的优点.根据应用要求及使用环境,提出了主回路采用模拟控制器调节伺服阀;副回路根据炉口微差压,采用数字控制器对伺服阀控制;液压伺服双闭环控制系统通过在首钢长治钢厂、鞍钢等转炉一次洗涤塔与文氏管系统中的应用,通过液压伺服油缸缸杆牵引环缝文氏管重锤的智能四阶段调节喉口开度,有效控制空气吸入量,使炉口处于微正压状态,提高回收煤气的品质,增加其热
主要介绍一种新型的基于BP神经网络的铸坯标号识别模型.此模型能很好地衔接连铸与连轧生产线,将铸坯分类进入连轧车间,实现连铸与连轧的自动化生产,提高了标号识别率,使铸坯进行精确分类与控制,在连铸连轧自动化生产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以10CrNiCu钢在武汉钢铁(集团)公司炼钢总厂二、三分厂不同的冶金工艺流程为基础,分析了工艺路线、设备状况、工艺参数等因素对质量的影响.通过对铸坯夹杂物含量、内部质量及成品内部质量等的检验对比,得出了炉外精炼流程(工艺线路)的实质差异是造成铸坯夹杂物含量明显不同的主要原因,连铸工艺参数和设备差异对铸坯内部质量及成品钢板内部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针对复杂的控制算法难以直接在冷却装置上进行验证这一问题,本文为降低实验成本并且满足反复实验的要求,在建立一个准确描述层流冷却过程的动态模型基础上,面向工程实际设计开发了热轧带钢层流冷却生产过程的虚拟对象仿真平台.该平台配有丰富的实际运行数据库,保证在此基础上建立的模型能够最大限度地接近实际过程的输入输出特性,并能模拟操作现场工况波动及干扰,为复杂优化控制算法提供了更为可靠的实验验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