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蛋白E-pFc诱导BALB/c小鼠产生抗JEV特异性免疫效果的评价

来源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传染病学分会教学专业委员会第六届第12次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hson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以免疫球蛋白(主要是IgG1)的Fc段为基础构建的新型免疫分子进展很快,有望用于新型免疫复合物制剂的研制。本试验研究融合蛋白E-pFc对BALB/c小鼠特异性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影响。以100pmol的E蛋白和融合蛋白E-Fc采用腹膜内注射方法免疫BALB/c小鼠,用定量ELISA 测定细胞因子IL-4和IFN-γ的水平,MTT法检测淋巴细胞的增殖情况以及通过ELISA测定抗体水平,从这3个方面来评价融合蛋白的免疫效果。结果显示:E蛋白主要抗原片段与猪IgG-Fc片段的融合蛋白免疫组IL-4和IFN-γ的水平,淋巴细胞的增殖以及抗体水平均优于较重组蛋白E免疫组,这表明日本脑炎病毒E蛋白主要抗原片段与猪IgG-Fc片段的融合蛋白诱生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优于重组蛋白E。
其他文献
将鸡IL-18原核表达蛋白的复性产物和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TOPO-mChlL18分别与IBDV灭活疫苗联合应用,通过中和抗体检测和T淋巴细胞对ConA增殖反应试验,研究其对IBDV灭活疫苗的免
为探讨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反复发病的原因,对分离于洛阳地区2个反复发病鸡群的5株 IBDV进行了生物学试验并对其VP2 高变区基因进行了序列分析。结果发现,分离于同一反复发病鸡群
会议
黏膜免疫系统是机体整个免疫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具有独特的结构和功能的独立免疫体系。禽类黏膜免疫研究对家禽相关疾病的防治及有效黏膜疫苗的研究均有着十分积极的意
为探讨鸭瘟弱毒苗诱导鸭局部黏膜和系统免疫中抗体发生的规律,将将DPV弱毒苗Cha株经皮下、口服和滴鼻途径免疫20日龄樱桃谷鸭后60天内定时随机剖杀5只鸭,采集血清、气管和消化
会议
用新型SPA协同凝集试验验对144份猪血清进行了乙型脑炎病毒(JEV)抗体检测,并与乳胶凝集试验进行了对比,两种方法检测结果乳胶凝集试验,检测阳性率为57.63%(83/144),新型SPA阳性率
鸭瘟是由疱疹病毒科中的鸭瘟病毒引起的常见于鸭、鹅、天鹅等水禽的一种急性和高致死性传染病。该病目前在世界各养鸭地区广泛分布,其预防和控制对于水禽养殖业的成功发展具有
用EDTA - 2Na标准溶液滴定水中的总硬度是最简单易行的方法 ,也是许多厂矿、卫生行业常采用的国标方法。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会常常遇到指示剂的褪色或终点延长的现象 (指示剂的封闭现
根据已发表文献及DNAstar软件分析,选取日本脑炎病毒(Japanese encephal s virus,JEV)囊膜蛋白E基因域Ⅲ区和猪IgG重链-CH iti3可与SPA非特异性结合区域作为目的基因进行串联表达
会议
日本乙型脑炎(Japanese encephalitis,JE)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虫媒性传染病。研制、开发新型疫苗是预防和控制该病的有效手段。杆状病毒/哺乳动物表达系统是一种新型基因治疗和
会议
用不同剂量的鸡源鲍氏志贺菌、人源鲍氏志贺菌和人源福氏志贺菌通过腹腔注射人工感染雏鸡。结果各试验组雏鸡均有不同程度的病变发生,甚至死亡。且从雏鸡体内分别回收到原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