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这些灾害不仅会造成巨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也会给亲历灾害的幸存者的心理和行为带来严重的影响,导致一系列的心理健康问题,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就是其中最为特异性的一种心理疾患。灾后流行病学的研究显示,PTSD在我国灾难亲历者中也具有患病率很高,严重威胁着受灾民众的心身健康,加重了国家的医疗卫生负担。因而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很有必要对PTSD进行系统的研究,扩展和积累相关的知识体系,以满足国家与社会发展的需要。目前,如何科学、准确界定PTSD临床症状表型模型是国际相关领域最核心、最前沿的科学问题之一。我们对该问题展开了系列研究,发现一个五维的PTSD临床症状表型模型(闪回、回避、情感麻木、精神痛苦性唤起以及焦虑性唤起)要显著优于当前广泛使用的DSM-IV的三维模型以及两个得到广泛支持的四维模型,且该模型具有跨创伤类型、年龄和时程的稳定性。通过检验不同症状维度与外部变量的差异性关系(焦虑、抑郁、健康相关生命质量),本研究确立了该模型的外部效度。采用该表型模型,我们进一步对PTSD症状的行为遗传机制进行探讨,发现PTSD不同症状维度具有不同的分子遗传基础。本系列研究为进一步修订PTSD的诊断标准与发展相应的诊断评估工具提供了重要的、翔实的实证证据,并有助于指导开展更为深入的维度取向的基础与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