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及培养条件优化

来源 :全国工业生物技术在资源与能源领域应用发展研讨及成果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eperd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某污水处理厂的活性污泥中筛选了一株稳定高效的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MBF-33,所产絮凝剂对高岭土悬浮液体系有较好的絮凝作用,在最佳条件下最高能达到95%.实验优化了该菌培养基成分及研究了金属离子对絮凝的影响,结果表明:(1)适宜的单一碳源为25g/L葡萄糖;(2)复合碳源效果优于单一碳源,适宜的复合碳源为蔗糖5g/L,葡萄糖20g/L;(3)无机氮不利于该菌生长,适宜的氮源为单一有机氮,为5.5g/L蛋白胨;(4)0.2g/L的MgSO4有利于菌生长,但不利于絮凝剂产生;(5)Ca2+对该絮凝剂有最好的促进作用,适宜的投放量为1.8mmol/L。
其他文献
本文将图像处理技术和人工神经网络相结合,建立了一种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给出了系统的体系结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对运动目标进行识别与分类,提出了一种
本文在人体肌肉运动机理的基础上,应用气动人工肌肉模型,使用Maya工具对人工腿进行模拟和仿真,深入地了解了气动人工肌肉控制系统,并设计出有效的基于人工生命的智能执行器,
本文针对高分辨率遥感图像提出了一种基于拓扑特性的道路网自动提取算法.该算法分3步:第一步,基于改进的Canny准则提取边缘图像,然后,基于图像分割和细化算法得到候选道路中
会议
本文提出了基于人工生命的拟人感受器的概念和体系结构,给出了组成拟人感受器感受器模块、信息融合模块、规划输出的概念及原理,以及基于人工生命拟人感受器自主性、协同性、
高速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拉出值的检测对列车提速和行车安全非常重要.本文根据弓网接触压力计算拉出值的算法,进行了功率密度谱分析,选用50Hz低通滤波器而使系统误差大大减小.设
会议
随着集成电路设计技术的发展,片上系统(SOC)已成为微电子技术当前的研究热点和发展方向。本文介绍了SOC相对板上系统以及片上总线相对板上总线具有的优势,详细介绍了常用的Wi
本文基于近景摄影测量理论,提出了一种小型旋转体三维量测的方法.利用投影器-数码相机系统,运用图像处理和计算机视觉的技术,采用类似双目视觉的原理,对小型旋转体进行三维重
会议
本文研究了一类重要的混杂系统--切换系统中被控对象动态区间软划分的理论与方法,在区间硬划分的基础上,提出了动态区间软划分.动态区间软划分后得到的每一个动态子区间都是
序列模式可揭示事务之间的某种联系或发展趋势,已成为数据挖掘的研究热点之一。在序列模式的增量式挖掘算法中,IUS算法是目前最为先进的算法。本文针对IUS算法的两点不足,提
本文分析了国际工作流联盟(WfMC)的工作流模型的特点,提出了一个基于OWL的Web服务工作流管理模型,通过这个模型不仅可以实现Web服务跨越不同平台和穿越防火墙的数据交换,还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