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人类学视域中“纸笺加工技艺”的生命意蕴--以掇英轩纸笺为例

来源 :2017年中国艺术人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ce5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审美人类学植根于人,植根于人类创造的物品之美.正如席勒所说“人啊,唯独你才有艺术”.人类创造物品首要目的在于实用,其次是追求美的享受.审美需要产生在实用需求之后,对于生命的渴望和追求却贯穿于人类活动始终.实用是为了延续生命,审美是为了美化生命,有助于更好地延续生命.生命之美是传统纸笺永恒的主题,传统纸笺将“生命”这一宏大的主题,通过精巧的加工工艺、做工精良的纸张和美轮美奂的手绘图案展现出来.本文以安徽掇英轩1纸笺个案为例,在审美人类学视域中,从“纸笺加工技艺:生命意蕴和人文关怀思想的载体”,“透过纸张传心传道:纸笺加工技艺传承人对生命之美的感悟与践行”这两个方面展开,分析了“纸笺加工技艺”的生命意蕴和美好前景,从而提出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关注“生命”这一精神内核;要根植历史,面向未来,源自中国,走向世界;要立足互联网+平台,智能创未来,利用大数据,把握新机遇.
其他文献
自古以来各种线条被艺术家们运用在各种艺术门类,在构成艺术中线饰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依据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中带有线饰的服饰品,详细分析线饰在近代汉族民间服饰中的
本文从人类学、宗教学的角度对炳灵寺金铜造像进行分析,认为由于藏传佛教受到苯教和印度教生殖崇拜的影响,在造像艺术中也体现出浓厚的性力崇拜的因素.究其原因,是生命的态度
宋元时期是中国画发展的里程碑时期,以此为分水岭,中国艺术从唐代的辉煌富丽,逐渐转向了简约平淡.尤其到了南宋,无论是院体画的“一边半角”式构图、还是南宋禅僧发展出来的
在“郁郁乎文哉”的宋代,文化艺术全面繁荣,其中,作为世态风物与人文关照相交错辉映下重要艺术镜像之一的风俗画,无疑可视为绘画题材中相对圆融的别样景观.宋代风俗画有文化
本文基于笔者的田野考察,详尽而扼要地分析总结榆树“徐家窑”古建筑材料的烧雕技艺制作流程、技艺变更、生存现状等,尽可能展现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榆树“徐家窑”古建筑材
随着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的来临,民间艺术赖以生存的环境已彻底改变,民间艺术逐渐从一种日常生活艺术变成了“遗产”,而遗产的“活态传承”又要求民间艺术必须回到日常生活,
乱针绣是一种极富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绣品具有针法活泼、线条流畅、色彩丰富、层次感强、寓画于绣等独特特点.民国初期,全国上下掀起“新文化”运动,乱针绣
洪泽湖传统木船制造技艺是淮安传统文化的代表,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浓郁的地域特征以及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是淮安人民的瑰宝,也是进行设计创作的重要载体。关注洪泽湖传统木船
布里亚特蒙古族服饰是其文化和历史的载体,他们的服饰及其图案和色彩是草原上游牧民族所创造的物质美和精神美的完美结合.布里亚特蒙古族传统服饰把历史、现实和理想,把有机
南京开辟下关商埠以后,西学东渐,开始近代城市化进程.但是,六朝古都的传统文化根基深厚,受到外辱后精英阶层的民族国家意识觉醒,党政要人、部分在华外籍建筑师拥有较浓烈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