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膜技术深度处理循环冷却排污水研究

来源 :第五届全国膜与膜过程学术报告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giange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机械过滤-微滤-反渗透集成膜技术对循环冷却排污水深度处理进行了现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废水水质波动尽管会对微滤膜产水通量产生影响,但是机械过滤一微滤始终能有效截留废水中的悬浮物和微生物,为后续反渗透提供稳定而且合格的进水:反渗透能够有效去除水中的绝大部分无机盐,特别是二价离子,产水完全满足回用要求。
其他文献
以杂萘联苯聚醚砜酮(PPESK)/NMP为铸膜液体系,进行成膜过程凝胶动力学研究。发现凝胶动力学曲线(X2~t)不是由单一直线组成的,而是由三段对应着不同膜结构的直线组成。考察了不同添加剂对PPESK-NMP体系凝胶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亲水性强的添加剂,可提高铸膜液体系的亲水性,从而加快溶剂、非溶剂的传质速率,凝胶速度加快,膜的水通量增加。使铸膜液粘度增加的添加剂,使非溶剂扩散系数降低,凝胶速度
以不同比例的双酚S和含二氮杂萘酮结构类双酚与4,4’-二氯二苯砜进行高温溶液缩聚制得了一系列新型杂萘联苯聚芳醚砜,对杂萘联苯聚醚砜的结构进行了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表征。研究了不同含量的二氮杂萘酮结构单元对聚合物的溶解性、热性能的影响。以N-甲基吡略烷酮为溶剂制备超滤膜,随着二氮杂萘酮结构单元的增加膜的截留率升高。
本文以哌嗪水溶液为水相,均苯三甲酰氯正己烷溶液为有机相,在聚砜基膜上进行界面聚合反应,制备出聚哌嗪均苯三甲酰胺/聚砜纳滤复合膜,对初生复合膜性能随操作压力和操作时间的变化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为确立复合膜合理的预压条件提供参考依据。
本文以聚糠醇为前驱体材料,采用浸渍涂膜法在煤基炭膜支撑体上成膜,经高温热解后制备出炭/炭复合气体分离膜。炭膜的分离性能采用纯组分气体(H2,CO2,O2,N2和CH4)的渗透实验进行测定,同时也借助于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镜对炭膜在热解过程中微结构的变化和表面结构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通过一次涂膜便可以制备出表面无缺陷且孔结构均一的气体分离复合炭膜,其在25℃时H2/N2、O2/N2、CO2/N2和
本次研究中,成功地将铸膜液中非溶剂添加剂醋酸和凝胶浴中的碳酸钠之间的化学反应(2H++CO32-=CP2↑+H2O)与经典的浸入沉淀相转化制膜方法相耦合,从而制备出结构另人满意的聚醚砜膜。利用粘度法考察了铸膜液中各组分间相互作用的强弱关系,并且将其与所制得膜的结构相关联。膜结构利用场发射电子显微镜(FESEM)加以观测。并且,对化学反应如何影响膜形成的机理也做了探讨。
以陶瓷管为支撑体,研究了Mg(OH)2动态膜的制各及其油水分离性能,重点对Mg(OH)2动态膜形成时操作条件的影响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Mg(OH)2悬浮液的浓度、操作压力、错流速度、形成时间等参数对动态膜的形成有不同的影响,较短的形成时间难以形成具有良好性能的动态膜。操作压力和悬浮液浓度的增加将使动态膜层质量增加,并使得所形成的动态膜的截留率相应增大,错流速度增加将使动态膜层质量减少而导致膜的截
从1972年Cadotte等用界面聚合法制出第一张反渗透膜至今,在芳香聚酰胺反渗透复合膜的制备中一直延用这种方法。界面聚合是利用两种反应活性很高的单体(或预聚物)在两个不相溶的溶剂界面处发生聚合反应。制膜方法是将支撑体(通常是超滤膜)浸入含有活泼单体(多元胺)的水溶液中,然后将此膜浸入另一个含有活泼单体(多元酰氯)的有机溶剂中,多元胺和多元酰氯反应在支撑膜表面形成致密的皮层,最后进行热处理:成膜过
反渗透被称为“21世纪的净化水技术”,具有净化率高、成本低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海水淡化、电厂水处理、纯净水制取等领域。人们已开发出了各种材料的反渗透膜,聚酰胺具有酰胺基团(-CO-NH-),亲水性好,且其机械稳定性、热稳定性及水解稳定性均很好,是最典型的反渗透膜材料之一,它与醋酸纤维素反渗透膜相比具有脱盐率高、通量大、操作压力要求低等优点。而一种反渗透膜的脱盐率和通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膜的表面化学结构
采用集成膜工艺(超滤和反渗透),对石化工业废水回用于循环冷却水进行了中试研究。系统的进水为二级生化处理后的排放水,浊度、油和化学耗氧量(CODcr)含量高且波动大。超滤采用了全量过滤,表观产水通量为85L/m2/h,跨膜压差(TMP)小于0.1MPa且能稳定运行。超滤对浊度、油、CODcr、氨氮、总铁和二氧化硅(SiO2)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100%、64%、34%、50%、87%和46%。反渗透系
本文采用新型酰氯功能单体-5-异氰酸酯-异酞酰氯(ICIC),以聚砜多孔膜为支撑体,通过与间苯二胺的界面聚合反应来获得芳香族聚酰胺.脲类反渗透复合膜,重点研究了复合膜配方、制膜工艺等与复合膜性能的关系,并对该类复合膜进行了产业化试生产,取得了很好的结果,在苦咸水膜标准测试条件下,膜平均脱盐率大于99%,产水量大于40 l/m2.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