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向复位瓣结合上皮下结缔组织移植治疗牙龈退缩

来源 :中华口腔医学会第17次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lllllllllllvvvvvv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者,女,30 岁.左下后牙牙龈退缩1 年.该患者牙龈退缩区域冷热敏感症状,平时有刷牙出血,否认系统疾病.临床检查:口腔卫生不佳,Ⅰ度牙石,龈缘充血,BOP(+),普遍探诊深度3-4mm.#20、#21牙龈退缩达4-5mm,附着龈窄,牙颈及楔缺,呈台阶状,探诊敏感.放射学检查:#20、#21 牙槽骨吸收了颈侧1/3.
其他文献
本病例为一例成人病例.患者主诉下前牙有缝隙,想通过创伤小的方法关闭牙缝.方案设计,1 矫正关闭间隙,2 贴面修复关闭间隙.经沟通患者要求贴面修复.贴面设计:因修复时涉及邻面,需在邻面少量牙体预备,再者32 41 42 均有不同程度的扭转,要达到平整的效果,则须在唇面加厚0.8~1.0mm,故唇面无需牙体预备.
会议
患者:男,50 岁主诉:左下前牙疼痛2 周余现病史:左下前牙曾于外院治疗,近两周出现疼痛,咀嚼痛既往史:否认系统性疾病、否认药物过敏史检查:32 残冠,原充填物存,叩诊疼痛,无松动,牙龈粘膜未见明显异常
会议
性别:男 年龄:28 就诊时间:2015/7/20主诉:要求修复右上前牙缺损。现病史:患者约十年前踢球撞击致右上前牙冠折,未经治疗。检查:11 切1/3 冠折断面色素沉着,叩痛(-),不松动。自带X 线片示根尖未见异常影像。牙髓活力测试仪测试阳性。
会议
患者,男,26 岁主诉:右上前牙切角缺损5 年,要求修复。现病史:5 年前,患者不慎外伤至右上前牙切角折断,现至我院,要求以最小损伤修复折断牙齿。检查:右上中切牙牙冠远中切角缺损1/3,未露牙髓,牙髓活力正常,咬合关系基本正常。临床诊断:右上前牙切端缺损治疗计划:复合树脂美容修复。
会议
患者,男,26 岁,经济条件很有限。曾生活在皖北,全口氟斑牙,希望尽量少的费用能改善其牙齿的美观问题。曾到很多医院和口腔美容机构咨询过,希望尽量保存自己的牙体组织,不愿意接受磨牙较多的“美容冠”。
会议
治疗目的:系带是粘膜折叠形成,其附丽过于靠近龈缘使得牙周炎患者局部易堆积菌斑,可加重牙周局部的炎症,并且也是造成牙龈退缩的原因之一。附着龈对牙周组织有保护作用,有利于口腔卫生的维护以及菌斑控制。本病例患者因右下颊系带附丽过高,造成口腔局部菌斑堆积,并伴有咬合创伤,因而造成牙齿松动,口腔卫生状况较差。
会议
患者男,10 岁,因左下后牙进食疼痛一月余要求治疗.初诊时检查:36OD龋洞深大,探及大量软龋,已露髓,探诊(-),深探露髓孔有出血,暗红色,叩诊(+),松动(-),牙龈未见异常.X 线检查:36 近中根根尖周低密度影,远中根根周膜增宽,根尖周硬骨板消失,牙根发育8 期.
会议
病历摘要:黄云霞,女,26 岁.患者两年前发现左下前牙牙龈退缩,无不适症状.近期因反牙合就诊时,要求其在正畸前治疗左下前牙牙龈退缩.患者每天刷牙两次,使用横刷法.临床检查:口腔卫生情况良好,GI:0-1,CI:0-1,全口PD:1-2mm.33 唇侧无附着龈,牙龈退缩3mm.牙龈生物型为薄型.
会议
目的:探讨牙龈冠向复位术对微创拔除弓外牙后的黑三角和牙龈乳头缺失的疗效及意义。方法:选择2 个弓外牙病例。试验组1 例,女,46 岁,44 牙位于牙弓以外(颊侧),45 与43 合面间隙较小,用微创拔牙方法拔除44 牙,对拔牙后的牙龈乳头缺失及黑三角采用牙龈冠向复位术修复因拔牙形成的牙龈缺失,以快速修复龈乳头和黑三角,达到牙龈美学的目的;对照组1 例,男,44 岁,23 牙位于牙弓外(唇侧),22
根分叉病变是牙周病中后牙常见的伴发病变,且是牙周治疗中的难点。如不能及时控制根分叉病变往往最终导致患牙的拔除。本病例尝试采用牙周微创手术技术(MIST)结合再生技术治疗MiIIer Ⅱ类根分叉病变。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