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诱导等离子体光谱法快速分析废钢屑中铜元素

来源 :2012国际冶金及材料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CCATM2012)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nggaoangy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铜是钢材的一种夹杂元素,其含量影响废钢屑的循环使用.为了实现较高铜含量从废钢屑的初步分离,激光诱导等离子体光谱法(LIPS)就是一种有前途的方法.其优势在于,可在空气氛围下操作、样品可不经过预处理等.为了使LIPS方法用于实际样品,用如下组成的LIPS系统获得了发射光谱:Nd:YAG激光、中阶梯光栅光谱仪以及ICCD检测器.标准物质JISF FXS 350-352为铁-铜二元合金,用于铜元素校准曲线的绘制,其中铜元素的含量已被认定.考虑到合金中铜和铁发射谱线的干扰,可以选择波长为324.754 nm和327.396 nm的Cu I线作为铜元素的分析线.标准物质被平行测定5次,可以获得Cu Ⅰ 327.396 nm下强度值的线性校准曲线.当置信区间为95%,用迪克森检测法去除异常值后,标准物质的标准偏差范围分别为2.3%-13.4%(Cu Ⅰ 324.754 nm)和1.3%-9.1%(Cu Ⅰ 327.396 nm).回归直线的方差为0.99.因此,可以认为此LIBS系统在高铜含量废钢的分离方面有很好的应用潜力.
其他文献
在本文介绍了一种用于钢管壁厚探测技术中探头水程距离调试的水浸方法,旨在减小探头焦距和水中声强衰减的影响。
本文介绍了漏磁检测探头及磁化装置的设计,通过改善漏磁磁化装置及探头的性能来提高系统的检测灵敏度和可靠性,消除由于提离变动产生的抖动噪声。通过现场与先进漏磁进行大量对比实验,该漏磁装置设计完全适用于钢管旋转、实现无漏检的高效漏磁探伤,且对于各种规格的管径无需更换探头。
通过对超声波分层检测的盲区分析,探讨API Spec 5CT现行标准中进行分层检测的可行性,并提出满足分层检测的方法。
本文分别调查了采用直流和射频电源时辉光放电等离子体中铁原子谱线(发射能3.3-4.3eV)波尔兹曼图,并比较了两者的发射特点.波尔兹曼图呈良好的线性曲线,且可测定相应的激发温度.直流和射频等离子体温度值差别不大,且对于放电参数的依赖性大体相同,例如,放电电源和氩气气压.这些现象可能是源于一个相同的激发进程,即负极辉光区域内等离子体间能量分配相似的电子互相碰撞产生的结果.不管采用何种电源,结构相似的
炼钢过程中夹杂物颗粒的去除与纯净钢的生产紧密相连,各种仪器方法如探针-计算机映射分析、火花放电光发射光谱法、超声波检测都被用来快速评估夹杂物颗粒。文中从快速分析钢材内夹杂物颗粒这个角度出发,对激光烧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LA- ICP - MS)的应用进行了检查与讨论。氧化物夹杂尺寸的下限是基于夹杂物颗粒与基体钢之间离子峰强度的差异确定的。夹杂物颗粒在钢中最大临界数目值也是基于相邻的多个夹杂物
本文旨在进一步开发和验证脉冲分布分析发射光谱法快速用于钢生产中夹杂物的表征。本实验工作重点在于调查一些操作参数:火花能量,火花频率和信号采集光栅(TRS)。结果显示低火花能量有利于检测限的提高,但是由于样品量较小不利于测量统计。研究证明测量频率对分析结果没有显著影响,但是一些现有仪器由于电子器件限制不能处理脉冲分布分析模式中300 Hz以上的最高火花频率。光栅对于金属含量以上硅离群值的检出限有微幅
介绍了辉光放电发射光谱中一种新的表面分析校正方法-层模式,该方法可以利用已知含量和厚度的涂层样品来建立一个表面分析工作曲线,用于分析类似的涂镀层样品。使用数学推导对该方法的原理进行了说明,利用该方法建立了多个工作曲线,分析了相应的涂镀层样品(玻璃上的金属涂层、铁基上的铜镀层、镀锌板等),得到了较为满意的结果。和使用传统溅射率模式建立的工作曲线进行了对比,层模式在镀层过渡层、交界处的信息提供上有所欠
为了研究等离子体碰撞引起的Cu Ⅱ谱线的激发机理,本文考察了氩和氖被用作等离子体气体时铜元素离子谱线[Cu Ⅱ]在辉光放电等离子体中的发射特征。结果发现,Cu Ⅱ谱线的发射强度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等离子体气体的种类及其激发能量。由Cu Ⅱ谱线构成的每个特定谱图样式都出现在了氩和氖的等离子体中。特别是,当用氖代替氩时,不同的Cu Ⅱ谱线被选择性激发。例如,归属于3d95s-3d94p转变的Cu Ⅱ谱线
比较了产生于室温固态钢以及高温液态钢上激光诱导等离子体的特征、原子铁的激发温度以及电子密度.通过波长范围为386 nm至400 nm的中性铁原子发射谱线,由波尔兹曼作图法确定了铁原子的激发温度.通过测量Al I 394.4 nm的谱线宽度,估算了电子密度.对固体钢来说,铁元素的激发温度从延迟时间为10μs时的10 800 K下降到延迟时间为80μs时的7 300 K.当延迟时间分别为10μs和70
分析了国内外全谱直读型ICP光谱仪的发展现状,阐述了应用全谱ICP光谱检测技术及研发国产全谱ICP光谱仪(ICP-AES)的必要性。从光源、光学系统、光谱检测系统等方面分别对国内外主流机型的技术特点进行对比和总结,提出了国产全谱ICP光谱仪的差距所在及今后的研究方向,对全谱ICP光谱仪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市场前景做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