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超声波人脸识别系统

来源 :2008年全国声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kidscb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超声波人脸识别技术不同于传统的可见光、红外线等人脸识别技术,具有不受光线、温度影响的优势,逐渐引起研究者的兴趣和关注。2005年到2007年,澳大利亚Wollongong大学的Phillip Mckerrow等人利用统计分类的方法分析了单一表情的人脸超声回波数据,结果显示在小样本(0人)的情况下,超声回波中的人脸信息能够较好的完成人脸分类任务。 2007年,设计了完整的超声波人脸识别系统,并采集了10人的超声人脸识别数据。通过改进特征提取方法,识别正确率提升了1S%以上新的特征提取方法提升了超声波识别人脸的性能。 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研究了不同探测方向及不同表情下面部超声回波的特点,设计实验并采集了110人的多表情多姿态回波数据,通过合理的选择特征向量及模式识别分类器,在大样本及实验室条件下,超声波人脸识别的识别正确率最高可达到99%。 本文第二部分讲述了超声波人脸识别的算法及系统实现; 第三部分通过实验对算法及系统性能加以验证; 第四部分总结全文。
其他文献
在分析了国内外大量典型油气的基础上,提出了油气的三维荧光光谱和同步荧光光谱的共性峰和特征峰。通过三维荧光光谱及其等值线图能够判断油气的属性,油与油、油与油砂的细微差
介绍了“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的设立、组织形式、奖励办法及发展状况,并从光谱分析的角度对“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进行解读,展望了光谱分析的发展趋势。
为了实现快Z箍缩聚变点火,国际上认为高功率脉冲加速器应当给(10~15)nH的丝阵负载提供前沿为100ns或更短的60MA驱动电流,电功率要大于1000TW,并能重复频率工作。国际上正积极发展脉
本文使用介质阻挡放电装置,以丙烯酸为反应单体,在不同的基材表面聚合羧基功能薄膜。利用接触角测量仪,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原子力显微镜(AF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功能薄膜的
为增强热障层服役寿命,采用强脉冲离子束辐照的方法对NiCoCrAlY合金粘接过渡层和部分稳定的ZrO2陶瓷层的界面进行辐照处理。通过用不同参数的强脉冲离子束对不同的靶进行辐照,
研究气溶胶不同粒径颗粒物的环境行为和污染特征对改善和提高空气质量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项工作基于先进的同步辐射光源为研究平台,使用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分析(SRXRF)测定了
利用离子渗镀和真空热氧化复合处理技术,在不锈钢表面制备成分结构可控的TiO2薄膜。借助图像分析仪、辉光放电光谱分析仪(GDOES)和X射线衍射仪对薄膜进行表征与分析。以苯酚废水
PMN-PT单晶材料是一种新型复合钙钛矿型晶体材料,具有高的压电与机电耦合系数(d33~2000pC/N,k33~9%)和大的应变量,已远远超出目前使用的压电陶瓷材料,有望大大提高压电器件在医学超
压电圆环在水声中广泛应用作为单模态发射,圆环换能器工作在一阶呼吸模态,表面振速是一致的,声场在水平方向是无指向性的。尽管水听器工作在共振频率以下,但水听器也是用这个模态
采用聚焦波束形成方法可以有效解决辐射噪声源的近场定位问题。然而常规聚焦波束形成方法受到信号波长以及基阵尺度的影响,分辨率很难满足要求[1]。本文研究了子带分解MVDR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