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旧性骨性槌状指手术方式选择及疗效分析

来源 :中国康复医学会修复重建外科专业委员会第19次全国学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lfseas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比较闭合复位与开放复位治疗陈旧性骨性槌状指的疗效差异,初步探讨陈旧性骨性槌状指较为合适的治疗手段。方法 2006 年1 月~2012 年2 月,共81 例陈旧性骨性槌状指患者接受手术治疗,手术时间为受伤后8 周至21 周,分别采用闭合性复位克氏针固定法(43 例)、单纯骨折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21 例,首先经闭合性复位克氏针固定但效果不佳)及微型骨锚重建伸肌腱止点术(17 例,首先经闭合性复位克氏针固定但效果不佳)进行治疗。
其他文献
随着现代化工业的高速发展,环境的污染与保护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废水处理是环境保护的重要课题.近来年,超滤技术以其操作简单、能耗低、可使水及有用物质回用等优点,日益受
杉木是我国南方最主要的速生用材树种之一,栽培面积广布南方十六省市。长期以来的林业生产实践表明,杉木连栽引起的土壤退化,严重影响了杉木人工林连栽地生产力的提高。本论
学位
  目的 探讨应用单枚克氏针贯穿固定远、近侧指间关节并指背侧纵向弧形切开修复肌腱治疗锤状指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我院23 例锤状指,取指背侧纵向弧形切口切开修复肌腱,采
植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诱导型防御反应机制,使以消耗物质和能量为代价的防御反应限制在特定的时间或空间,以实现物质和能量的有效利用。防御反应基因应答逆境胁迫主要由防御反应基因启动子中的顺式作用元件与其相应的反式作用因子(转录因子)的识别和结合所控制,因此,分离、分析应答特定逆境的顺式作用元件不仅有利于进一步分离其相应的转录因子阐明诱导型防御反应的信号传递通路,还有利于应用这些元件构建诱导型人
  目的 总结一期清创内固定及带抗生素人工骨联合传统植骨治疗低毒感染性骨不连的临床经验.方法 2010 年9 月至2013 年12 月共收治10 例低毒感染性骨不连患者,均采用一期清
会议
食用植物油,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是从植物的胚芽、果实和种子中得到的油脂,是由甘油和不饱和脂肪酸化合而成的化合物,如大豆油、花生油、亚麻籽油、菜籽油、芝麻油等。植物油主要
本实验室发现了一个水稻短生育期突变体sgp(t)。前期遗传分析及基因定位表明,该突变体由一对不完全显性基因控制,可能是水稻抽穗期调控的一个新的关键基因。本研究在前期定位结果的基础上,构建sgp(t)/02428杂交F2的定位群体,进行SGP(t)基因的精细定位。利用sgp(t)/02428杂交F2群体将SGP(t)基因定位到标记CAPS023与N13之间。其中CAPS023位于克隆AP004989
  细胞融合,是生物体在发展和达到动态平衡过程中产生的。而肿瘤的发展是一个多步骤的复杂过程,从肿瘤的发生及生长,到肿瘤发生转移,这些过程都与细胞融合关系密切。目前对细胞
化工、食品和医药等许多行业涉及到酸回收的过程。酸回收对资源利用,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具有重要的意义。传统的酸处理技术主要包括中和、萃取和离子交换等方法。膜技术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