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的结构变迁与趋势:中国人口“城”“镇”集聚的新变化

来源 :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spa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型城镇化更加关注城镇化的质量提升和结构效率。人口向“城”和“镇”的不同集聚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城镇化的结构及发展模式。本文从城镇化的结构内涵入手,通过研究新世纪以来我国城镇化的结构变化及其特点,发现:城市地区的城镇化依然是我国城镇化的主流,但是,镇地区的城镇化是我国城镇化增长的主要动力。
其他文献
本文根据偏离-份额分析的思想,用区域偏离分量和区域产业结构分量来测度2005~2010年期间中国八大区域间的产业转移。本文认为,虽然东部和南部沿海仍然是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但是其发展速度已经减缓,存在较大规模地向中部和西南区域的产业转移,但是向全国大范围的产业转移仍未出现。
在融入全球经济-城市体系进程中,在全球化与本土化双重作用下,作为经济社会活动在空间上的投影,长三角区域空间结构呈现出剧烈的重构、分异与演化态势。
劳动力市场供求变化揭示了农民工人力资本的重要性,信息时代的到来也使信息技术使用日益影响着农民工的人际交往。农民工人力资本存量通过影响其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而影响信息人际网络的构建,并最终影响城市融入进程。
基于对“政治集权”和“经济分权”对不同利益主体的差别化激励效果的分析,考虑区域产业集聚面板数据的异方差、高序列相关和重要变量不可观测数据特征事实,使用移动平均—系统广义矩动态面板模型(MA-syetemGMM),在控制马歇尔外部性基础上,实证检验了1998年至2010年中国地方政府在“政治集权,经济分权”激励下的差别化经济发展偏好及其产业实施路径。
开发区向新城转型中普遍存在经济结构单一、功能单一、空间内涵与质量不高以及管理体制不顺等问题,在发展过程中探寻自身独特的发展模式,成为开发区一致的追求。
本文首先提出了影响中国人口城镇化的10个理论假说,先检验人口的城镇化是否存在空间自相关性,如果存在空间相关性,则建立人口城镇化影响因素的空间计量模型。
进入21世纪,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为了增强综合国际竞争力和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以伦敦为代表的全球城市已率先制定和实施新一轮的新城发展战略规划(展望至2030年)。
长期以来,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一直得到经济学者的广泛关注,政策制定者们也试图通过制定区域政策来缓解地区发展的不平衡。然而,新经济地理学-增长(NEGG)模型揭示,在本地溢出效应、本地市场规模效应和拥挤效应的交互作用下,空间效率与区域平衡之间将存在着一种交替关系:空间集聚程度的提高会带来地区不平衡的加剧,但也可以显著推动地区总体的经济增长。
随着城市生态环境的恶化,发达地区环境管理力度不断加强,使得污染企业地理空间特征表现出强烈的环境容量制约性和政府规制主导性。为应对这种制约与规制,企业污染转嫁式的向郊区和环境准入门槛低的区域发展所形成的污染格局,使得跨界污染更加复杂。
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集聚了高度的发展能量,一体化的“边界效应”阻碍了长三角核心区经济发展能量的有效释放。长三角扩容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与空间重组,促进长三角由开放型向创新型经济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