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骨髓来源细胞促进创面修复的实验研究

来源 :第七届全国生物医学体视学学术会议、第十届全军军事病理学学术会议、第六届全军定量病理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su_mi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G-CSF)动员骨髓来源细胞对皮肤缺损伤修复的作用。 方法:本研究利用转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protein,GFP)嵌合小鼠动物模型,通过活体内骨髓来源细胞示踪和创面荧光组织学检查,对G-CSF骨髓动员在创面愈合过程中的作用进行研究。小鼠随机分为骨髓动员组和对照组。骨髓动员组小鼠连续5天予以皮下注射G-CSF501xg/kg/day,对照组小鼠给予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建立小鼠背部1.3 x 1.3 cm2大小全层缺损伤。实验组继续给予G-CSF动员3天,对照组给予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伤后每日观察各组动物创面大小、收缩程度及愈合情况,并照相记录。检测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每3天取血一次,检测至创面愈合。分别于术后第0、3、6、9、12、15、18和21天运用活体荧光成像仪(Maestro,CRi,Woburn,MA)记录小鼠创面GFP荧光强度。取骨髓动员组小鼠创面(术后5天)或愈合皮肤(愈合后1周)组织制取冰冻切片直接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同时行免疫荧光双标记检测JCK10、α-SMA和factorⅧ。 结论:G-CSF动员后,骨髓来源细胞参与并促进创面愈合不仅仅是通过炎症反应或是血管新生。骨髓来源细胞可能在创伤和G-CSF共同作用下大量进入外周血循环,迁移至毛囊外根鞘等部位,伴随着新生毛囊的再生过程,骨髓来源细胞向表皮组织迁移分化并大量增殖,参与创面的修复和重塑,从而加速创面愈合。
其他文献
目的: 用体视学方法定量揭示胃管状上皮性肿瘤细胞三维形态结构的特点及变化规律,为病理诊断的定量分析与预后判断奠定基础。方法:取外科手术切除的胃腺癌35例、腺瘤8例、癌旁正常粘膜19例。按组织病理学技术常规对所取组织固定并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显微获取图像,用Image-Pro图像分析软件对癌细胞、腺瘤及正常上皮进行定量测试。测试细胞核的体积密度Vvn.c、表面积密度Svn.c、数密度Nvn.c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组织中表达的意义。方法: 应用Elivision Tm plus免疫组化方法及体视学方法定量检测30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的异位和在位内膜组织中VEGF、微血管密度(MVD)的表达,30例非EMs子宫内膜做为对照组。结果: VEGF在EMs患者在位内膜中的平均光密度为(0.47±+0.12),明显高于EMs患者异位内膜(0.3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病理博物馆收藏特种武器、常规武器、高新技术武器,以及军事环境和军事作业对人体和生物损伤的病理标本、实物和文件档案,目前展品4000余件,是国内唯一的军事医学病理博物馆,并将建立国家级的中国战伤博物馆。展览共分为五个部分:(1)中国战争历史伤害展(2)武器伤害展(3)突发事件伤害展(4)军事病理历史展(5)实验病理学展。本文介绍军事医学病理博物馆暨中国战伤博物馆的建立方法和技术
失血是火器伤伤后机体死亡一个主要原因。失血既有机体脏器出血,又有弹道局部组织出血,前者是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后者是后期死亡的原因之一。弹道内组织出血如不控制,势必加重局部组织损伤,对创伤修复影响较为明显。因此,瞄准海战中火器伤的救治问题,观察海水中肢体火器伤伤后伤道自然愈合的特点,为海水中火器伤救治方案和措施制定提供模拟实际海战的实验依据。
本文介绍中国战伤与灾害医学网站建立方法和技术途径,以及利用多媒体展示技术,开展中国战伤与灾害医学图像数据库的一些体会和设想。
研制一种临床发病率、病死率高的创伤性血气胸、失血性休克动物模型不仅更能贴近战创伤、灾害医学高危高病死率的实际,也为检验各种相应救护设备、复苏用药提供了一个相对标准化的检验平台。基于这一设想,本文课题组在模拟制备创伤性血气胸、失血性休克模型同时还结合战创伤重症急救医学实际,研制出院前一线系列救护装置(国家专利证书号:200820188522.9;2008100301319),通过动物实验评价一线系列
战地/灾害现场院前死亡的伤员中90%以上为急性颅脑伤、脊髓伤、外伤性大出血、休克、血气胸。院前一线救护既面临外部环境、卫勤保障、救护技术诸多条件性挑战,更面临应急救护梯队和一线急救设备匮乏的严重困境。具备了一线抢救设备,赢得了一小时的抡救机会就有可能使其中的大部伤员重生。课题组在过去研究和临床实践的基础上重新研制出一类面对院前一线的初级生命救护系列装置,检验应急使用效果及其对组织、器官的影响。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中子照射后小鼠空肠上皮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二级雄性BALB/c小鼠12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3Gy中子照射组和姜黄素治疗组。照射组小鼠采用3 Gy中子全身均匀照射,姜黄素治疗组于照射后即日腹腔注射一次,剂量为200 mg/(kg·d),每天1次,连续给药5d。观察照后动物的死亡率,采用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和图像分析等手段,检测小鼠空肠病理形态变化以及空肠上皮NF-κ
为研究常压状态不同程度的低氧环境下人类的生命体征及生命耐受力,建立动物低氧模型,研制了全自动常压低氧生物医学实验舱,该舱主要由制氮系统、气体管道系统、电子控制系统、舱体和监视系统组成,由电子控制系统实现对低氧舱内所设定的不同氧分压的自动控制。
由于恐怖主义袭击、自然灾害、人为劣质工程以及事故等可造成人员被掩埋,掩埋在深层废墟内的人员受到缺氧缺水缺食等的影响,将明显影响其生命体征和生命耐受力。心脏是对缺氧缺血较为敏感的器官之一,在缺氧缺水缺食情况下,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是影响甚至决定其生命耐受力的关键因素。因此,研究缺氧缺水缺食条件下心脏生理生化功能和结构损伤特点及其机制,可为深埋人员的微弱生命特征研究及其监测系统(装置)研制提供数据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