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土地建租赁房发展动因、潜在风险及规避路径分析

来源 :中国土地科学编辑部,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du123a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探索集体土地建租赁房的动因以及潜在风险的解决方案.研究方法:现象溯因法、对比分析法.研究结果:建设用地指标紧缺,出租房市场租金偏高,城镇周边征地矛盾突出,以及城乡土地市场分割是推动集租房产生的动力;集租房存在着演变为小产权房,农民利益得不到保障,资金落实困难,入住率低的潜在风险.研究结论:适度的经济补偿,完善配套制度,政府加强前期示范,市场自发调配租金,转变传统居住观念是规避潜在风险的有效途径.
其他文献
本文将CLUE-S 模型应用到崇明岛东部, 模拟时段为2002-2015 年. 模型将土地利用类型分为耕地、养殖池、城镇用地、农村居民点用地、芦苇塘、河流水体.选取了13 种内在和外在驱动因子和三种情景下的土地需求量,即正常模式下的土地需求量(按照1988 年到2002 年的土地变化率)(情景1)、城镇化发展模式下的土地需求量(根据崇明三岛总体规划,农村居民点面积要缩小,大量增加城镇建设用地)(情
研究目的:在研究工业用地供应制度演变的基础上,分析当前工业用地供应的现状和取得的制度绩效,从中找出工业用地供应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相应对策,为土地供应政策创新改革提供参考.研究方法:现象溯源法和综合归纳析法.研究结论:当前我国工业用地供需矛盾较大,下一步须从坚持工业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完善其程序入手,进一步地改革完善工业用地供应制度,努力推进利用低效的工业用地再开发、再利用,促进经济结构
研究目的:本文以2006-2010 年数据为样本,通过引入审批城镇建设用地占用农用地面积这一重要变量构造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模型,研究湖北省及各城市农地城市流转效率及效率变化情况,并结合农地城市流转驱动分析,探讨了区域年均人口增长额、人均建设用地、人均GDP 等因素对农地城市流转效率的影响.研究方法:随机前沿分析方法.研究结果:各城市年均人口增长额和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对农地城市流转效率影响显著且影响水平
研究目的:揭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中农户是否具有搬迁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多元逻辑斯回归模型分析法.研究结果:52.33%的农户具有搬迁意愿;年龄、家庭主业、住房修建年代、所处地形以及通达程度是影响农户搬迁意愿的主要因素.研究结论: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的设立和实施过程中,要把对影响农户搬迁意愿的显著性因素作为重要的依据与参考.
研究目的:着眼于城乡统筹发展中不同利益主体合理共享土地收益、耕地资源的有效保护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通过基于博弈论的理论分析和对伊宁市英也尔乡的实证分析,探讨征收耕地补偿量的计算方法,以期为制定更加合理的补偿标准和相应的补偿政策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文案调查法、问卷调查法、博弈论等.研究结果:征地中,农户实际可得到的征收耕地补偿量基本满足近期的生存需求,但是远远小于理论补偿量;在博弈的过程中,博弈主体
研究目的:在阐述土地整理项目绩效"农户满意度"评价模型基础上,构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湖北省2010-2011年间土地整理项目进行抽样问卷调查,评价湖北省和三大地貌分区的土地整理项目绩效水平.研究方法:问卷调查、CSI 评价法、模糊综合评价.研究结果:(1)全省土地整理项目绩效的单指标农户满意度集中在良、优两个等级,土地整理前后相同评价指标的农户满意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2)按照最大隶属度和绩效
土地生态安全对区域的土地开发利用和整个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且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往往面临更加严峻的土地生态安全形势.本文选择经济、自然、社会三方面16 项指标构建评价体系,运用物元模型,对苏南地区五个城市2003、2006 和2009 年的土地生态安全进行评价,分析了各个城市土地生态安全的影响因素,明确了促进和威胁土地生态安全的共同因素及区域差异.结果表明:①总体来说,苏南五市的土
研究目的:评价江苏省城市化发展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协调发展程度.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法、统计分析法.研究结果:2010 年江苏省各地级市协调发展度数值跨度在0.216~0.331 之间,共涉及勉强协调发展类和初级协调发展类共两种类型,其中勉强协调发展类型占到总类型数的76.9%,说明江苏省总体上还处于较低水平的协调发展层次;从空间分布特征来看,江苏省各地级市城市化发展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协调发展水平
研究目的:构建符合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政府与农户的博弈模型,分析政府在是否开放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市场与农户在流转与征收过程中的战略选择.研究方法:博弈论.研究结果:模型考虑了政府行为对农户利益的影响,推导政府执法行为和宏观决策行为对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发展方向的影响.研究结论:研究表明农户的行为建立在自身收益最大化基础上,保证农户合法流转土地的途径就是保障农户的收益,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亟待规范,为达到政府与农
研究目的:着眼于区域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配置,通过基于信息熵的理论分析和对伊犁州直的实证分析,探讨区域土地利用结构的演变特征,以期为制定区域土地利用资源优化配置政策提供一定的参考.研究方法:文案调查法、主成分分析法、信息熵等.研究结果:伊犁州直土地利用结构整体呈逐步增长的态势,农用地利用结构呈逐步趋于稳定增长的态势,建设用地结构信息熵的变化总体上呈现出"升高-下降-升高"的趋势;土地利用结构的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