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触变流体防窜调剖技术在六-九区的研究及应用

来源 :第十六届五省(市、区)稠油开采技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8865205208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热触变流体是一种黏度随蒸汽窜流温度升高而快速升高直至失去流动性,当生产时温度降低又可变成黏度略高于水黏度的特殊流体,它具有智能性、可逆性,因此特别适合于蒸汽防窜.将这种热触变流体和一些常规蒸汽防窜剂注入地层,它会优先进入大孔道,当遇有窜流的蒸汽时,热触变流体温度快速升高,失去流动性,使窜流蒸汽得到有效控制,蒸汽将进入含油饱和度高的中低渗透层,提高蒸汽的波及体积和热效应,改善层间矛盾及蒸汽的开发效果,从而最终提高稠油采收率.本文通过对热触变流体封堵机理的研究、材料筛选、性能评价、注入工艺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在克拉玛依的六—九区的21个注汽井组中进行了应用,取得了较好的封堵及增油效果.
其他文献
本文分析了官109-1区块的油藏开发矛盾及调驱调剖的潜力.依据油藏特点,针对性地选择调驱体系,优化工艺参数,提出体膨颗粒+延缓交联调堵剂体系比较适合该区块,加大处理半径可以提高增油效果。实施后见到增油效果,区块开发指标好转,为同类油藏的治理提供了宝贵经验。
欢616块莲花油层是欢喜岭油田典型的巨厚底水稠油油藏,该块油层厚度15 ~30m,与厚度为40~60m的底水直接接触,在经历了直井单井吞吐开采后,由于底水锥进,油井迅速水淹.为了改善区块开发效果,提高采收率,在欢616块进行了水淹规律分析和剩余油分布研究,通过人工隔板大剂量化学堵水、侧钻大修、水平井技术应用等研究,形成了一套巨厚底水油藏开发后期剩余油挖潜技术,通过各类措施井及水平井的实施效果验证,
超稠油油藏由于黏度大,蒸汽同稠油流度比差异大,蒸汽驱过程中温度场发育不均匀,汽窜严重,影响蒸汽驱开发效果.针对以上矛盾,在室内开展蒸汽驱汽窜控制技术研究,重点开展利用氮气泡沫与热固性堵剂相结合封堵汽窜,改善蒸汽驱开发效果的研究.优化泡沫剂的配方,优化后的体系在300℃时阻力因子达到30以上,80℃同单56超稠油界面张力为2.6×10-2mN/m;利用双平行管对泡沫体系对蒸汽驱实施效果的影响进行研究
为了明确井筒内流动对产能的影响,本文建立了考虑井筒压降的稠油油藏水平井产能预测方法:首先将水平井离散成Ⅳ段,针对宾汉流体型稠油,依据等值渗流阻力理论,综合保角变换、叠加原理等方法,推导出考虑启动压力梯度的微元段上流入量表达式;然后根据动量平衡原理,考虑摩擦阻力与加速阻力,推导出微元段上压力损失表达式;最后根据变质量流性质,建立水平井流入量与压力损失的耦合关系,运用数值方法,得到耦合模型数值解,求出
针对高黏度薄层超稠油油藏开采技术难题,以HN-JL油田为目标,优化了蒸汽吞吐注采参数,提出压破地层的高强度注汽技术,保证泄油区温度达到70℃以上,开展了N2或N2加增效剂辅助蒸汽吞吐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应用后JL121井自喷产油91.4t,峰值产量达30.3t,该项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拓宽了薄层稠油注蒸汽的开采领域,改善了边际稠油的开发效果,对国内类似油藏经济有效开发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对海上超稠油的开
枣35玄武岩油藏顶部平均埋藏深度为1578m,含油面积3.3km2,石油地质储量544×104t.其储层孔隙、裂缝发育,生产层位为沙三段,地面原油密度为0.9732g/cm3,地层原油黏度为5794.34mPa·s,为重质稠油油藏,该油藏从1996年1月投产后,初期弹性降压开采,平均单井日产油70t左右,从1997年单井产油量开始出现大幅度递减,针对该油藏的开发状况,通过筛选并进行室内实验,最终确
依据大量的开发取心资料和化验分析资料,对新疆稠油油藏注蒸汽开发前后储层岩矿特征、储层物性变化进行研究,总结分析了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储层伤害机理及物性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储层整体上呈极低成分成熟度、低结构成熟度、高杂基含量、高胶结物的"两低两高"的特征;稠油油藏注蒸汽过程中,储层物性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孔隙度变化不大,渗透率有显著变化;细粒及细粒以上粒级储层渗透率呈增大趋势,极细粒及
鲁克沁中区超深层稠油常规注水开发后由于油水黏度比大,平面、剖面注水矛盾严重,注入水单向突进现象严重.采用分层系开发、分层系注水、精细注水、化学调剖等开发技术对策,平面和剖面矛盾不断改善,水驱动用程度不断提高,从2008年的17.1%提高到目前的40.9%,地层压力逐年恢复,自然递减得到有效控制.机理分析表明,由于油水黏度比高,见水后流度比即大于1,而且随着含水上升,流度比上升迅速,稠油注水的指进、
为了稳定原油产量,解决控制中后期开采原油含水量上升等油藏开发过程中所遇到的技术难题,三次采油技术应运而生.其中表面活性剂驱油技术能够通过有效降低油水界面张力有效提高原油采收率.随着环境保护的要求的提高,驱油剂的原料、合成工艺等都需要技术革新,以降低对环境的损伤.HL-1型环保驱油剂利用资源丰富的天然可再生的油料,通过适当工艺合成出三次采油用的高性能驱油剂;该环保型表面活性驱油剂具有一定的碳数分布,
稠油大排量开采,是塔里木油田的一项技术空白.为扭转这一局面,采油开发人员开拓思路,创新机采工艺,形成了稠油电泵双管采油技术,既可以增加产油量,又不存在喷嘴堵塞的问题.塔里木油田某并是塔里木油田乃至全国第一口双管电泵采油井,该井的成功投产,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于低压稠油井的开发,有一定的借鉴指导意义,丰富了塔里木油田的采油工艺.稠油电泵双管采油技术在经济效益、工艺设计、施工难度及作业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