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性价值观两分类结构模型及其价值

来源 :中国心理学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hm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目前保护性价值观研究的困境,在回顾其哲学内涵的基础上,探讨保护性价值观的内在心理机制,提出保护性价值观的两分类结构模型,即底线价值观和不可数量价值观,这两类价值观在外显观念和行为上均表现出保护性,但其内在心理机制却完全不同。两分类结构模型对保护性价值观研究中出现的绝对性弱化和非伦理道德内容等困境,以及保护性价值观的动态性给出了较有力的解释。
其他文献
双任务加工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思维方式之一,在计划和推理等高级认知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Branching"过程是指将工作记忆和注意资源分配整合的过程。本研究采用"Branching"双任务范式,运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操纵主要任务的奖励大小(主任务大奖励vs主任务小奖励)和次要任务奖励大小(主任务大奖励vs主任务小奖励),探讨在奖励驱动的双任务加工过程中,主要任务和次要任务中加工的时间进程及其分离脑
使用Stroop任务和面孔任务系统考察熟练中英双语者和非熟练中英双语者的认知控制能力的差异。实验1使用Stroop任务,结果表明,用中文命名时,熟练双语者的Stroop效应量显著小于非熟练双语者;用英文命名时,熟练双语者和非熟练双语者的Stroop效应量没有显著差异。实验2使用面孔任务,结果表明,熟练双语者在抑制控制和转换上的反应时消耗量均显著小于非熟练双语者,但在反应抑制上的反应时消耗量与非熟练
目的:考察不同情绪启动对不同英语自我概念中学生外显和内隐记忆的影响。方法:以银川市永宁县回民中学八年级96名中学生为被试,对其进行回忆、再认和残词补全的测试。结果:(1)中学生回忆和残词补全成绩存在学生类型和情绪的交互作用显著,具有积极英语自我概念的中学生在积极情绪的启动下回忆和残词补全成绩明显高于在消极情绪启动下被试的回忆和残词补全成绩。(2)中学生对不同效价词再认中的意识提取存在学生类型和情绪
本研究采用短片诱发心境的方法,用正性和负性两种情绪事件作为判断任务,在控制人格变量的前提下,探讨了大学生在不同心境下对未来事件发生概率的判断中是否存在心境一致性效应.本研究采用被试间实验设计.自变量是心境(愉悦,悲伤)和性别(男,女),因变量是被试判断情绪事件在未来发生的概率.实验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从参加人格测试和心境测验的大学生中挑选出符合要求的44名被试,分成两组同质被试;第二阶段,一
本研究试图通过多变量的方法,探索大学生团队学习的影响因素。通过前期文献检索和访谈,确定了影响大学生团队学习的四个变量:团队动机、团队信任、团队冲突、团队领导。以73个大学生团队为研究对象,选取了这些大学生团队中的485名成员,以问卷法来测量所有研究变量,获得原始数据。通过计算Rwg系数,将个体数据转化为团队数据参与统计分析。将4变量分别与团队学习进行回归,结果显示:团队动机、团队信任、团队领导分别
目的:已有的研究发现,目标冲突既可以发生在可以发生在意识之外的,但是关于无意识目标和有意识目标相冲突的一些研究研究却得出三种不同的结果,①二者不可共存,②二者相互独立,可以共存,③二者的相互作用取决于二者之间的兼容程度,本研究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假设无意识目标和意识目标之间存在相互作用。方法:采用2(启动,控制)*2(尽力而为,难)完全随机设计。首先启动实验组一个"非成就"的目标,然后通过"金属晾衣
消费决策中的羊群行为是消费市场上的一种典型现象,它是指在不确定情境中,消费者模仿他人进行消费决策的行为。已有研究表明:羊群行为是个体对信息进行启发式加工的结果。然而,个体决策是一个与情绪密切相关的热认知过程。因此,本研究引入情绪变量,采用3(情绪:积极,中性,消极)×2(信息来源:大众,专家)两因素组间实验设计,探讨情绪对羊群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积极情绪状态和中性情绪状态下,个体信息加工时间较
美国华人移民的异文化压力源及其应对策略较少受到学术关注.研究基于J.Berry的文化融入与心理适应理论,以及与心身、行为变化程度相关联的文化适应模式,通过质性研究方法深入细致地考察了13名美国华人移民在文化适应过程中的异文化压力体验,以及具体表现在日常生活中的异文化压力与心理健康关系模式,从理论上探讨了美国华人移民的的异文化压力源及应对策略.研究结果得出了美国华人移民六种决定性的异文化压力源,并发
Fiske等人(2002)提出的刻板印象内容模型(SCM)认为,刻板印象是在热情和能力双维度上评价的组合,对两维度的社会知觉常表现出补偿性的关系.然而针对该模型的维度和文化适用性等方面存在争议.本研究旨在考察我国民众对贫、富群体的刻板印象内容及维度间关系.分别采用开放式问卷和形容词表评定法(N =145和375),获取来自不同群体的被试对贫、富群体刻板印象的内容,并对数据进行编码、效价评定及统计分
两个实验探讨了脑力消耗的主观知觉。在实验一中,被试写了三个他们认为会造成大脑疲劳的任务。他们还用自己的理论解释了为什么这些任务需要脑力消耗。在实验二中,被试对43个任务进行了评估,这些任务大多数是根据实验一中被试列举的任务生成的。被试对每个任务所需要的脑力耗费、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具有一些特征进行了评估。我们用这些评估来检验主观的脑力消耗的知觉和任务特征之间的关系。两个实验的结果表明保持注意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