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重度创伤AIDS患者的护理思考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七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ovedw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就一例重度创伤AIDS患者住院期间护理人员易发生疏忽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提出警示.2012年7月4日我科急诊收治一名多发外伤、双下肢离断术术后患者.该患于入院前4天因车祸外伤在当地医院进行初步救治,实施手术治疗,术后患者家属隐瞒HIV阳性化验结果将其转入我院,入院后次日化验回报HIV阳性,疾控中心对其进行复查确诊为AIDS患者.
其他文献
目的 介绍副舟骨切除结合胫后肌腱止点前置重建治疗副舟骨源性平足症的方法并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5月~2014年6月29例(80足)副舟骨源性平足症患者(男31例,女35例;单侧52例,双侧14例),经6个月以上保守治疗无效,选择副舟骨切除结合胫后肌腱止点前置重建手术.术前、术后6周、3月、6月、12月及以后每6月进行一次临床及影像学评估,临床评估采用中足AOFAS评分评定手术效果,站立位
会议
目的:本研究主要目的是通过比较术中不处理股骨隧道口、骨水泥填塞及自体骨块填塞的不同处理方式下围手术期失血量、血红蛋白(HGB)、红细胞压积(HCT)、输血率等探讨其效果差异.方法:共90例患者.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为自体骨块填塞,B组为骨水泥填塞,C组为不处理股骨隧道口,对三组患者术后相关数据行统计分析.结果:A、B组与C组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术后围手术期总失血量
目的:分析跖骨头背侧闭合楔形短缩截骨术治疗第2跖骨头缺血性坏死(又称Freiberg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2010年0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11例确诊为Freiberg病患者,全部患者均为足垫或石膏靴固定6~8周后第2跖骨头局部疼痛、肿胀不缓解者,排除合并其他足部畸形以及患有周围血管病变的患者.全部患者均采用背侧闭合楔形短缩截骨术,平行跖骨行纵行切口,有限切开暴露跖骨头后,
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多学科协作护理模式,并评价效果。方法:将11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5例。对照组采取传统护理模式,干预组采取多学科协作模式,比较两组术前平均等待时间,平均住院日、并发症、髋关节评分、健康教育知晓率及患者满意度。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方法较多,但由于各医家使用的疗效评价标准尚不统一,给判定各种疗法的实际效果带来了困难。尽管已经有多种量表在使用,通过文献研究对比国内外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方法的异同性以及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评价研究进展。
会议
目的 探讨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失败后的翻修治疗.方法 2010年6月至2014年1月共收治1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失败患者,男3例,女12例;年龄47~89岁,平均73.6岁.原始骨折按改良Evans分型:Ⅰ型2例,Ⅱ型6例,Ⅲ型2例,Ⅳ型3例,Ⅴ型2例.以个体化治疗方案,分别采用更换内固定治疗4例,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8例.通过患者术中、术后一般情况、肢体长度、疼痛评分、骨折愈合情况及术后12个
目的 探讨骨盆骨折患者的综合护理进展。做好恰当的护理工作,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方法 通过对红会医院100例骨盆骨折患者对合并休克的患者人院后迅速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维持血容量,,做好急救,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予以处理。饮食休息护理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高钙、高铁、粗纤维及果胶成分丰富的食物。在症状护理方面:观察生命体征、意识状况、尿量、皮肤黏膜,检测中心静脉压、血红蛋白、红细
目的 探讨创伤骨科护士对骨盆骨折患者体位依从性的执行率及影响。方法 患者从入院第一天开始,责任护士通过对患者评估,观看患者影像,与主管大夫进行沟通,医护共同查房,掌握患者病情,针对患者病情,活动能力,及认知能力,确认患者可否进行卧床体位改变。
目的:本实验通过复制糖尿病动物模型,用神经生长因子和尼莫地平在对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进行提前干预,观察二者是否能够预防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发生以及二者是否有差异,从而为探索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提供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