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体内微量元素运输和再转移研究进展

来源 :首届中微量元素营养全国协作网学术交流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ffyi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量元素对植物生长发育以及人体健康都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对于微量元素的研究重点已越来越多的集中在其从根到地上部和向籽粒的运输和再转移.了解这一生理过程、内在调节机制对于提高作物中微量元素养分利用率,作物品质以及为改善人体微量元素健康非常重要.本文对植物体内微量元素(重点是铁、锌)运输和再转移运输模式,影响因子等进行了分析,综述了现在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其他文献
  镰刀菌酸(fusaric acid,FA)是镰刀菌尤其是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一种非特异性毒素,也是最早发现的能够引起番茄萎蔫的真菌代谢化合物之一。
自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至今已有20余年,我国土壤肥力状况也因人为管理、作物产量水平、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而改变.近年来对我国南方、东北以及华北等地区土壤肥力状况的研究
大田条件下,以2个不同穗型的国审中筋高产小麦品种豫农949和兰考矮早8为材料,连续两年(2005-2007年)研究了2种氮水平下施硫对小麦籽粒产量和主要品质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2个
矿质营养是果树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形成的物质基础.施肥用量、比例、时期不合理致使果园体系养分失调,特别是中微量元素不能及时补充导致树体营养失衡已经成为果树产量及品
采用固相微萃取和GC/MS技术收集和鉴定了建兰“小桃红”花部的唇瓣、花瓣、萼片、蕊柱和蜜腺的挥发性香气成分.研究结果表明:小桃红花部共检测出31种倍半萜类、酯类、酮酚类
以文心兰茎尖为外植体,研究了丛生芽途径再生植株的关键技术;并以丛生芽作为离体保存材料,研究了文心兰限制生长离体保存种质较适的保存条件.结果表明:茎尖在1/2MS+ 6-BA2.0mg
在营养液培养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氮素形态对早稻生长和铁营养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苗期旱稻优先吸收铵态氮,铵态氮的供应降低了营养液pH值,提高了铁由根系向地上部的转移,铵态
水旱轮作土壤小麦缺锰问题是成都平原农业生产中一个严重的养分胁迫问题.四川省农科院和中国农业大学对此进行了十多年的系统研究,全面揭示了锰在水旱轮作体系中的行为规律,
本试验初步探讨了4种营养液和缺素处理对1年生春石斛扦插苗几个生长指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施用4种不同N、P、K比例的营养液1个月后,Hoagland-Snyder(1938)通用营养液鳞芽
为了快速高效地提取甘菊(Chrysanthemum lavandulifolium)总RNA,以满足cDNA-AFLP试验的要求,本研究使用CTAB法、改良CTAB法、Trizol法、改良Trizol法分别提取甘菊叶片、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