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山汉简《贼律》研究——兼与睡虎地秦简及唐律比较

来源 :沈家本与中国法律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lu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介绍在中国古代立法史上,正式以“贼”这一“罪名之制”名篇,创立成文法典篇目,始于李悝《法经》。《晋书·刑法志》称:李悝“撰次诸国法,著《法经》。以为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故其律始于《盗》、《贼》”。在“所著六篇”中,《贼法》位居第二。秦国商鞅变法修律,始改《贼法》为《贼律》。此后,《贼律》成为历代刑律最重要的篇目之一。随着各代法典体例结构的发展变化,《贼律》名称有所改动:秦、汉、魏、晋、北魏、隋《大业律》均为《贼律》,梁、陈、北周三律改置《贼叛》,北齐、隋《开皇律》、唐律则置《贼盗》。与此相应,各篇的律文内容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其他文献
《寄移文存》卷三载有一篇著名的议论文,题为《法学盛衰说》,长期来一直颇具影响力,但也引起了不小的争议。按照沈氏勾画的曲线,我国古代法学盛衰的过程大体是:战国时“
会议
20世纪初年,内政外交均处于交困状态的清末统治集团,为了达到“皇位永固;外串渐轻;内乱可弭”之目的,不得不借用已被自己血腥镇压了的戊戌维新派的变法旗帜,在中国开展了一场历时十
墨刑,又名黥刑,三代已有。《尚书·吕刑》载“墨刑之属三千”,西周铜器《(月关)匜〉》亦有关于墨刑的记载。战国秦朝,墨刑渐盛。汉承秦制,相因未改。汉文帝有感齐太仓令少女缇萦上
作为近代中国的见证人,沈家本同时又是推动中国法律从传统走向近代的重要人物。他在晚清变法修律中的卓著贡献早已载入史册,现当代学者于此亦多有论评。然其积极倡导的满汉“一
本文以《清末近代法典的编纂》为题,是岛田正郎《东洋法史论集》的第三册,日本创文社1980年出版。根据作者在本书《序》中所作的介绍,本书旨在追溯原始资料,尽可能详细地叙述传统
近年来,互联网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在多个领域中都得到了广泛应用,互联网技术在气象服务领域中具有较大的应用空间.基于此,笔者首先介绍了目前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应用情
中国传统的法律史学具有悠久的历史,《尚书·吕刑》中即有对中国法律的起源与发展的历史的记叙,而《汉书·刑法志》已是关于法制史的专门论著。自它以后的历代正史中多有刑法志
会议
职,职务,指份内应执掌之事,《书·周官》:“六卿分职,各率其属。”职务是职权和职责的统一,担任某一职官者,不仅拥有处理一定事务的权力,亦必须履行职责,而且不能滥用权力。职务通常是
会议
七、光栅垂直方向失真1.故障原因与检修流程光栅垂直方向有失真,说明场扫描电路异常。该故障检修流程如图7所示。2.检修方法与技巧对于场线性差等垂直方向失真故障应先进入I2
众所周知,公元前206年,汉高祖刘邦先于项羽进入关中,在秦都咸阳与父老约定法令三章。高祖元年颁布的“约法三章”被认为是汉代法律之开端。尽管“约法三章”是对人民的抚慰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