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衣剂防治水稻主要病害效果研究

来源 :第三届中国国际农业科技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nlum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稻种衣剂为水稻种子工程重要组成部分。杂交稻种子汕优63人工接菌,再用水稻种衣剂包衣,苗期试验结果,对稻瘟病(Pyricularia oryzae)和稻恶苗病(Gibberella fujkikuroi)相对防效达100℅。土壤接菌,种衣剂处理汕优63,对由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引起的稻菌病,相对防效为53.8℅,对稻苗猝倒病(Pythium spp.)相对防效为42.7℅,立枯加猝倒病菌相对防效为22.9℅。且秧苗综合素质显著提高,叶色深绿。
其他文献
该文对河北省曲周试区盐渍化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测定了不同改良年代盐渍土有机质含量、腐殖质组成、官能团含量及红外光谱特征,结果表明,随着盐渍土治理年代的延长,施肥及管理措施的提高,从年轻荒地经第三代、第二代到第一代试区,土壤有机质含量逐渐增加,土壤腐殖质总量提高,胡/富增大,官能团含量上升。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试区土壤腐殖质是极相似的多官能团复杂体系,但各代试区土壤胡敏酸的红外光谱图具有明显的差异
作者研究了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Guen)]不同虫态(3~4龄幼虫、1~2天龄蛹、当天羽化成虫)体内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力在不同Coγ辐照条件下的变化。结果表明:亚洲玉米螟不同虫态的POD活力顺序为:雌成虫>1~2天蛹>雄成虫>3~4龀幼虫;CAT活力为:3~4龀幼虫>雄成虫>雌成虫>1~2天龄蛹。辐照处理后,POD活力随辐照剂量的增加而呈上
Alternaria alternata、Fusarium semitectum、F.roseum和Penicillium viridicatum是甜瓜主要采后病害病原,该文通过建立中国甜瓜(Cucumis melo L.)两种主栽品种“皇后”、“卡拉克赛”基因组DNA的RAPD-PCR指纹图谱,与其4种潜伏侵染病原的RAPD-PCR DNA分子标记进行同时区分,实现了不同病原在寄主体系中的同时鉴
半裸镰刀菌(Fusarium semitectum)和交链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是甜瓜重要的潜伏侵染病原。病原侵染果实的时期不同,导致的采后发病轻重和发病潜伏期长短不同,受甜瓜果皮内源化学成分变化的影响。甜瓜果皮提取液对病原孢子的萌发具有抑制能力,表明甜瓜果皮中存以预合成抗菌成分,其浓度随果龄增加而下降。甜瓜幼果果皮中的抗病物质经GC-MC鉴定为邻苯二甲酸乙二醇缩二丁酯和
该文是培育抗李坏死环斑病毒(PNRSV)基因工程桃品种研究项目的部分内容。采用离体显微嫁接,以PNRSV RNA3为模板的Dig(地高辛配基)标记cRNA探针,能够有效测定桃离体培养新梢的病毒浓度。RNA杂并结果表明,4℃黑暗条件下保存24个月的感染的新梢的叶提取物仍有病毒存在,表明感染新梢可以保存重复利用。在嫁接后2、4、6周,3个桃品种的浓度均为相同,表明病毒从Suncrest向Nemagua
采用无机盐、标准品和人工饲料混合的方法,以甜菜夜蛾为供试昆虫,室内测定了碳酸盐、硫酸盐、氯化盐对苏云金芽胞杆菌中国标准品标准品CS3ab-1991毒力的影响。结果表明:KCO和NaCO对标准品标准品CS3ab-1991具有较明显的增效作用,在测定浓度范围内,增效作用随饲料中添加浓度的增加而升高,以1℅KCO和1℅NaCO的增效作用最强,分别增效2.23和1.78倍;而MgCO、CaCO及其K、Mg
本项室内药效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用苏云杆菌肯尼亚变种防治豆天蛾幼虫子,用药后1天就见药效,2天药效明显,3天药效达最高峰。在二龄幼虫期防治,用药后3天药效50~1000倍液皆为100℅,1600倍液和2000倍液分别为95℅和80℅;在高龄幼虫期防治,用药后3天的药效,50~500倍液也皆为100℅,而800和1000倍液分别为95℅和75℅。同时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用苏云金杆菌肯尼亚变种8
由育秧移栽稻改种水直播稻以后,病虫发生为害起了相应变化。系统监测表明主要表现为:二重(稻象甲、恶苗病)三轻(稻螟、灰飞虱、条纹叶枯病)二推迟(纵卷时螟、纹枯病)三不变(褐飞虱、穗颈瘟、稻曲病)。并以此提出了推广高产抗病品种、推广群体质量栽掊、改革化学防治策略、调整农药品种结构等一系列综防措施,有效地控制了病虫发生危害,达到了三增(增产、增收、增开敌)三减(减少农药用量、减少用药次数、减少成本)的显
在大田总施氮量相同条件下,设置基蘖肥与穗粒肥不同配比,首次对生育后期水稻的穗颈节与基部节间的伤流及源库质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重颈节与基部节间的伤流强度随生育期变化、日变化及伤流液中的氨基酸含量、种类和总量等均存在明显差异。穗颈节伤流不仅与根源活性有关,与叶源、鞘源及库容活性也有密切联系。合理的氮素配比有利于伤流强度、三源一库生理质量的提高。
在分析生物有机复合肥及生产工艺基础上,本着“配方决定工艺、工艺决定设备”的原则,研制开发了生物有机复合肥生产设备。设备构成主要由有机物料处理系统,计算机配料系统,高效粉碎、混合、造粒、接种系统,低温干燥冷却系统,电子称量打包系统组成。整套设备具有占地面种小、结构紧凑、操作方便、自动化程度高、使用寿命长等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