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乡村医生队伍的现状与发展

来源 :2011年中国卫生政策研究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wei_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乡村医生队伍的现状与问题,并提出相关发展建议。 资料来源:历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研究报告、《中国乡村医生历史回顾与现状研究》数据、《乡村医生队伍发展的关键问题策略研究》资料和相关研究文献。 结果:当前,我国乡村医生队伍面临着人员流失、队伍老化,整体素质偏低、技术能力不足。向执业(助理)医师转化困难,待遇低、缺乏养老保障,教育培训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等问题。 建议:本文提出6点相关建议:充分认识“乡村医生队伍是我国农村卫生事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将长期存在与发展”的现实;大力推进乡村一体化管理;增设“乡村医生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通过多渠道,保障乡村医生合理收入;政府主导,多种模式解决乡村医生养老问题;开展针对性的培训,提高乡村医生任职能力。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不同医疗保障制度覆盖人群的卫生服务需要和利用的差异。资料和方法:收集陕西省眉县样本家庭成员卫生服务需要和利用的相关数据。结果:不同医疗保障制度覆盖人群的卫生服务需要和利用存在较大差异,具体表现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人群的门诊服务需要和利用都较高,住院服务需求较高,但是其住院服务利用在三种医保覆盖人群中最低。结论:医疗保障制度对参保人群的卫生服务需要和利用的影响很明显。通过继续提高基本医疗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清晰描绘医改宏伟蓝图与战略目标,“建立政府主导的多元卫生投入机制”和改变医院“市场化筹资模式”。尤其是建立中国特色医药卫生财政体制是关键问题。2010年1月2日,国务院原则通过《关于试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的意见》,为建立中国特色医药卫生财政体制框架和政府主导的多元卫生投入机制,尤其是彻底改变医院“市场化筹资模式”,有效解决“看病贵”问题,彻底改变医患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也使得社会产生利益分化和群体分化,形成了大量的贫困人口。贫困导致疾病,疾病加剧贫困已经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维护社会的公平和稳定,就必须帮助这部分人恢复自我保障能力。因此,建立健全医疗救助制度是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社会转型、体制转轨的必然性要求。
文章分析了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统筹层次的四个原因,并总结了当前提高统筹层次试点工作的基本情况与面临四大的问题,进而对提高统筹层次提出了五点建议。
内蒙古自治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为内蒙古城镇居民提供了基本的医疗保障,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镇居民看病贵的现状,但由于目前处于试点阶段,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将结合试点中的具体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完善内蒙古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的对策建议,进而为制度的改进和推广提供参考依据。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以及党和政府对农村发展的关注程度的不断加深,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越来越受到广大人民的关注,这个制度是指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农村合作医疗公共服务提供与生产的一种制度安排,它是我们对于农村医疗救助问题的新突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得当的关键在于供给主体,本文主要探讨完善内蒙古自治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供给主体结构的政策建议。
利用医疗机构实施分类管理前后的统计资料,比较我国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服务能力现状,评价现阶段分类管理政策的实施情况,探讨在新医改形势下分类管理政策存在的问题,提出五点建议和对策,即强化政府宏观调控,进一步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和规范、促进公平竞争,加强审查、确保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公益性,加强相关部门间的协调以及改善医院管理体制。
为探索一套切实可行的社区卫生服务监督行政管理模式,我们以北京市海淀区社区卫生监督管理为研究对象。在全面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社区卫生服务监督管理需求分析与设计,并完成社区卫生服务系统的设置、注册、年度校验、变更功能软件的开发,为实现社区卫生服务监督管理法制化、规范化、自动化、信息化打下良好的工作基础。
乡镇卫生院是三级医疗体系中重要的一环,但是由于资金、设备、人力等原因,它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通过开展公共卫生服务的道路,可以重新对乡镇卫生院进行定位,使其在三级医疗体系中更好的发挥作用。
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一直是医疗卫生改革的方向,伴随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医疗产业出现了与社会需求不相匹配的产业聚集现象,这种综合医院替代基层医院的服务提供模式导致了卫生资源配置低效率。政府从控制医疗费用方面进行改革是选择“社区”竞争模式还是“医院”的竞争模式?由于价格管制下的医疗服务组织是以质量竞争替代价格竞争,有成本一效益的政策分析在于比较提高社区正确诊断率的成本和病人自己选择医院发生错误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