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临床护理人员继续医学教育的探讨

来源 :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护理学术交流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483294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医临床护理人员是中医医院技术队伍的组成部分,护理队伍专业知识结构与中医临床护理工作的需要,是中医临床护理队伍建设的原动力。在加强中医临床护理队伍建设方面,通过分析现状态、了解需求、理论授课、操作训练、临床实践、定期考核等形式,对临床护理人员进行中医药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培训,确保西医院校毕业的护士,在中医医院工作期间,运用中医药知识与技能,为病人提供具有中医药特色的临床护理服务。
其他文献
选择2010年10月至12月本院收治的6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患肢皮牵引法护理干预,试验组应用”阻抗运动”手法护理干预。两组干预前后VAS评分差值组间比较,试验组护理干预减轻疼痛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表明应用功能锻练临床护理,可以提高住院股骨头坏死患者健康教育的质,从而更好地使患者建立良好的遵医行为,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
以本学院2008级A,B班护生共101名为调查对象,进行交流恐惧自陈量表和技能实训态度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A班与B班在交流恐惧现状及实训态度方面均无差异,而且说明了交流恐惧的程度越高,越容易使实训态度受挫。因此,交流实践管理应成为实训教学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提高护生的人际沟通能力是端正实训态度的前提,需重视实训课堂的人际沟通练习。  
60例患者均系2009年7月至2011年3月在本科住院治疗的慢性结肠炎患者,们采用在传统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采用全电子结肠透析机,对患者进行中药结肠透析,通过结肠透析机给药,药液可达到高位结肠,有效地清除肠内有毒物质减轻肠黏膜病变,恢复肠道功能。所选中药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温补脾胃、达到健脾利湿和胃止泻的作用。此种方法无任何不良反应,患者易于接受,方便易行,经济,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本组患者14例,为2010年1月至3月本科收治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通过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实施常规的肾病护理外加以中西医结合个体化辨证施护的健康教育方式,向患者普及糖尿病肾病的防治知识,帮助糖尿病病人培养良好生活习惯,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预防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
选择2008年11月至2009年3月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消化内科住院的肝硬化下肢水肿患者45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各15例,采取3h、12h、24h三个不同时间窗进行皮硝外敷。结果表明,3h组虽在患者舒适度影响最小,但其腿围减少最不明显;24h组腿围减少虽然明显,但其对患者的负面影响和舒适度影响以及满意度方面均不如12h组,因此12h组总体效果最佳。皮硝日间持续外敷12h这一时间窗,既能有效减少水
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在本院神经内科的住院患者,收集并分析了5例KD患者的临床特点,根据患者的疾病特点,护理上应做好病情观察、防止废用综合征发生、饮食、用药、心理、健康指导等护理。5例患者经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各种症状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而出院。通过对5例肯尼迪病患者精心的护理,感到为患者做好各项护理尤其是心理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使患者能够正视现实,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的配合治疗和护
选取2008-2010年期间本院急性期脑卒中患者8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加味承气汤组)和对照组(0.15%皂液组)。结果治疗组通便效果更好,直肠滴注后排便时间亦有明显缩短,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滴注前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及注意用药后的护理观察,更好地配合治疗,提高疗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与常规治疗护理相配合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选择2010年1月-12月本科共收治35例肛周红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生理盐水清洁肛周皮肤待干后,将新鲜芦荟汁外涂局部,10分钟后再采用红外线照射治疗,对照组用生理盐水清洁肛周皮肤后,应用红外线照射治疗。第一天治疗组和对照组疗效比较无差异,可能跟芦荟汁作用时间较短有关,第二、三天取得满意疗效,差异具有显著性。故采用新鲜芦荟汁外涂联合红外线照射治疗肛周红肿疗效确切,且使用方便,无
选择2008年7月-2010年3月在上海市浦东新区3个社区存在便秘倾向居民274例,其中试验组130例,对照组144例。试验组在入组前、耳穴贴压后30天、停止贴压后30天填写调查问卷,共3次;对照组在人组前、观察结束后填写,共2次。干预前经常使用通便药物者试验组48例,对照组53例,观察结束后试验组22例,对照组48例,两组存在明显差异。通过对便秘和便秘倾向人群患者采用磁珠耳穴贴压技术,总结选穴的
选取2009年1月到2009年12月间本院肝胆脾外科手术后使用镇痛泵患者89例,采用电脑随机数字表和信封法随机分组。试验组用消胀散巴布剂一贴于术后6小时开始敷于神阙穴,对照组用空白巴布剂一贴于术后6小时开始敷于神阙穴。经过常规治疗与护理后,两组疗效具有显著性差异。消胀散外敷神阙穴促进肝胆脾术后肠蠕动恢复避免了中药汤剂的苦味、肌肉注射的疼痛、灌肠针刺的烦琐等不适,不失为一种加快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