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铈基电解质多元掺杂性能的研究

来源 :第十一届中国固态离子学学术会议暨固体电化学能源装置国际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cho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试验研究了一种新颖的电解质材料,探讨了基于CGO(Ce<,0.8>Gd<,0.2>O<,1.9>)的多元掺杂对电解质性能的影响,发现Sm、Nd、La和Y掺杂后离子导电率明显提高.设计了一种复合掺杂电解质成分Ce<,0.8>Gd<,0.14>Sm<,0.03>Nd<,0.01>La<,0.01>Y<,0.01>O<,1.9>,复合掺杂后在600℃,700℃,800℃的离子电导率比CGO在这些温度下的离子电导率大约提高一倍.复阻抗谱分析也表明掺杂提高离子电导的规律,同时发现800℃时高频半周所代表的晶内电导和低频半周所代表的晶界电导有接近或重合的趋势.热分析表明多元掺杂后热膨胀系数有所下降.SEM断口形貌观察到未烧结颗粒和孔隙的存在,并认为其存在导致总电导的降低,发现原粉细小、多元掺杂以及提高烧结温度有利于烧结,从而有助于提高离子电导率.
其他文献
发展了微波合成Sm掺杂的CeO粉体(SDC),即在硝酸盐溶液中加入过量的尿素,用2.45GHz、功率为300~800W的家用微波炉加热使尿素分解释放OH生成沉淀,加热时间不超过20min,所得的沉
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具有高比表面积的纳米粒子NiO.分别用纳米尺寸的NiO和原粉NiO(0.7μm)与YSZ用固相合成法制备了NiO-YSZ阳极材料(NiO所占质量比为40﹪、50﹪、55﹪、60﹪).在空气和
采用交流阻抗谱技术,在473~973K温度范围,对掺纳米ZnO的ZrO(3Y)复合掺杂材料的电导率随ZnO第二相质量分数的变化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掺很少量的纳米ZnO(0.5wt﹪~1.0wt﹪),纳
通过单电池的隔膜承压实验和有无碳酸盐对比烧结实验,考察隔膜最大孔径、孔分布、比表面积及其外表形态变化.从电池隔膜阻气能力及离子传输能力两方面,提出以其最大阻气压力
用内耗和介电谱方法研究了LaAMoO试样,导出的最新结果(其中A=Ca,Bi,K等,x=0~0.3)表明,在内耗-温度谱和介电-温度谱上出现了两个与氧空位短程扩散有关的弛豫峰,这说明氧空位扩
用一种廉价的涂敷法,在NiO-YSZ阳极支撑体上制得了均匀、基本致密、无裂纹缺陷的氧化钇稳定的氧化锆(YSZ)电解质薄膜,其厚度为大约在30μm.XRD和Raman光谱结果显示薄膜为纯立
以LiTi(PO)为母体,天然高岭石为起始原料,经高温固相反应制得了一系列新的锂快离子导体材料LiAlSc(Sn、Ti)SiPO(以下简称Sc-Sn-Lisicon).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x=0.1、0.2、0.3,
采用固相反应法合成材料,以LiCO和Ni(CHCOO)·4HO为锂镍的源物质,以LaO,YO为稀土源物质,经机械研磨混合后在350~400℃预烧15h,再经研磨后在800℃马弗炉中空气气氛下保温20h固
氧化物-氯化物复合电解质是一种新兴的固体中温燃料电池的电解质材料,它具有在中温(400~800℃)下表现出高电导的特点.论文测试了氧化物-氯化物复合电解质燃料电池的电池性能,
在一系列的YSZ电解质片表面制备锰酸锶镧(LSM)电极,采用不同温度和时间进行烧结,进而测量了它们的电化学极化曲线和阻抗谱,以电化学测试的结果来确定最佳性能的阴极烧结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