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与思考

来源 :第十一届全国地质档案资料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anqi2009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回顾了中海油湛江实验中心的档案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情况及取得的成效,并对当前形势下地质档案发展进行了思考.建议在"十三五"期间,从国家层面上,要求地质档案信息化水平较高的企业,对接《企业数字档案馆(室)建设指南》要求,率先建成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地质档案数字档案馆(室).
其他文献
Ⅰ类实物地质资料在全国层面上具有重要性、典型性和代表性.因其体积大、重量大、数量多且不可复制,集中保管具备很大的困难,并且不利于发挥Ⅰ类实物地质资料的重要价值."分散保管"模式根据其特殊性状和利用特点,按照就近服务的原则,将Ⅰ类实物地质资料分散至省级库房和基层库房进行保管,解决Ⅰ类实物地质资料安全保管的难题.通过建立"分散保管"体系,使省级保管单位和基层保管单位参与Ⅰ类、Ⅱ类实物地质资料的保管工作
地勘单位经过多年的人力、物力投入和工作,形成和积累了大量珍贵的地质档案.随着国务院印发《关于取消一批行政许可事项的决定》,国家对地勘资质的逐步取消,任何有技术、有能力的单位都可以进军地勘领域,市场竞争环境进一步恶化.地勘单位的地质档案"知本"将转化为"资本",在项目前期就有了明显的优势,这将成为获取项目中举足轻重的一环.笔者认为对地质档案电子化、信息化是必要和可行的.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油田企业陆续建成勘探开发业务协同平台,在不同业务流程和工作岗位采集形成大量勘探开发成果数据.根据地质资料管理工作要求,这些资料都必须进行正式编目归档形成企业资产.为减轻数据管理人员和资料整编人员的工作量,需要设计一套一体化的工作流程,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地质资料自动归档,提升归档工作质量、提高归档效率,减轻地质资料验收和归档制作的负担.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勘探开发业务协同系统的地质
地质资料是地质勘查人员辛勤劳动的智慧结晶,也是人们认识地球的依据,对油气田勘探开发具有指导作用,但是目前地质资料多为纸质材料,检索利用不便,同时地质资料数字化进程缓慢,严重制约了资料的有效利用,经过分析,作者认为降本增效是实现地质资料数字化的根本,分级分布完成是数字化的必经之路,建立统一的地质资料数字化标准是关键。
元数据在多源、异构、海量的地质数据资源管理和共享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天津市地质资料馆地质资料信息元数据研究为例,介绍了地质资料信息元数据内容设置、组织与存储并通过开发元数据工具软件实现元数据库建设、管理和应用.地质资料信息元数据成果应用在地质资料服务平台中,进一步促进地质资料成果的发布和社会化共享服务.
建设数字化油田开发档案是实现传统的管理模式向现代化管理模式转变的最好方法.是利用数据库及扫描技术把传统介质的档案和已归档保存的电子档案,系统组织成有序结构的档案数字信息库,通过计算机网络提供使用.各厂档案室网页上建立档案数字信息导航系统,进入馆藏情况查询油田开发档案,把分散的油田开发档案数字信息库全部链接在档案室油田开发档案页面上,形成油田企业核心信息,提高数字信息资源的可共享性.
在当前信息迅猛发展的社会下,档案数字化和档案数字化建设已经成为档案事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档案信息服务社会的最佳技术手段和实现途径,加强推进油气勘探开发地质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强化油气勘探开发地质档案公开利用和共享,全面提高油气勘探开发地质档案管理效率和服务能力,实现油气勘探开发地质档案管理与服务的法制化、规范化、透明化、公开化是新时代档案管理追求的目标.
高质量的油气资源数据库是支撑勘探开发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在资源整合过程中由于数据采集源头的多样性与异构性,系统中不可避免地会存在大量"脏数据"(Dirty Data).本文分析了信息系统中产生脏数据的原因,研究了消除脏数据的解决方案.设计了数据清洗基本流程、清洗策略及其算法,并在勘探动态库资源整合工作获得了较好的应用.
由于实物地质资料涉及许多关键信息,具有较高的保密性,因此实物地质资料电子阅览室暂不能通过互联网提供信息服务.通过对二维码生成和解析过程的研究,提出了建立电子阅览室外网查阅和审批系统,并使用二维码技术来解决外网和内网数据的交换问题,从而提升了电子阅览室的服务利用效率.由于单个二维码可携带数据量有限,提出通过文字拼接和字段接续技术生成多张二维码,同时利用二维码加密与解密处理确保数据的安全.
岩石薄片显微图像能够直观地反映显微镜下矿物的结晶特点、光性特征与变化程度和岩石的矿物组合、粒度大小、结构构造、古生物类型等特征.国土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经过多年不断的探索与研究测试,基本掌握了岩石薄片全幅面显微图像自动采集技术,并开始实验性批量采集,为岩石薄片全信息显微图像的长期保管保存、提供原始信息社会化服务奠定了工作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