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职业人群下背痛患病率的meta分析

来源 :第十四届全国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shix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用meta分析方法研究中国职业人群下背痛(下背痛)患病率. 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PubMed关于下背痛患病率的原始研究,按照纳入排除标准剔除不合要求的研究,采用Stata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共纳入24篇文献,总样本量为24512人,样本量最大的为5338人,样本量最小的为120人.报道年患病率的文献有21篇,周患病率有6篇,参加工作以来曾患LBP的患病率(下称曾患率)有7篇.年患病率最高的达89%,最低的仅26%.合并年患病率为52%,95%CI为45%~60%.曾患率最高的达84%,最低的仅39%.合并结果曾患率为65%,95%CI为55%~75%.周患病率最高达61%,最低的仅13%.合并周患病率为32%,95%CI为19%~46%.对不同样本量的文献进行亚组分析表明,样本量≥500人的文献其合并年患病率为59%,高于样本量<500者(47%).中文文献和英文文献合并患病率分别为53%和51%;2010年前、后发表的文献患病率分别为51%和53%. 结论:中国职业人群下背痛患病率较高,不同的研究患病率存在较大的变异.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影响机场行李货物搬运作业人员下背痛(Low back pain,LBP)的工效学因素,为帮助作业人员减少职业危害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某机场在职行李货物搬运作业人员383人为研究对象,采用自主研发的肌肉骨骼损伤问卷调查作业人员肌肉骨骼损伤情况,职业紧张调查参考工作内容量表(JCQ)中的部分内容,采取横断面调查,对可能影响作业人员LBP的不同因素进行单因素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
目的:观察不同劳动强度下肺通气量(ventilation,VE)指标VE随时间的变化,探讨不同劳动强度下VE的最佳测量时间.方法:以70名男性青年为对象,在功率自行车上进行不同强度(20、40、60、80、100、120、140、160、180W)的运动,每一运动强度持续6min;使用便携式心肺功能仪,实时监测被试者运动过程中VE的变化.结果:对于20、40、60W强度的运动,初始时VE随时间快速
目的:通过调查制鞋业生产工作人员WMSDs发病情况,探讨可能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85名制鞋业生产工作人员进行肌肉骨骼疾患与相关影响因素的流行病学调查.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探讨二者间的相关性.结果:制鞋业生产工作人员WMSD患病率为49.8%,患病率居前3位的部位为颈部、肩部和腰部(下背部).WMSDs、颈部、肩部和下背(腰部)的患病率有随着工龄的增加而上升的趋势(P<0.
目的:探讨民航搬运作业工人WMSDs危险部位及相关工效学因素.方法:应用BRIEF和PLIBEL方法,对北方某大型国际机场货运公司249名健康男性搬运工人的作业姿势、力量、持续时间和动作频率以及17个相关工效学问题进行现场调查与观测.结果:机场搬运作业以手腕部WMSDs发生风险为最高,其次为背、肩和手肘部.不同作业发生风险的部位略有差异,行李分拣作业依次为手腕、背和肩部,工效学因素主要来自用力使用
目的:探讨汽车装配工人动态作业局部肌肉疲劳时的表面肌电特征,通过主观疲劳指标与客观肌电指标的关联性分析,初步探讨评定局部肌肉疲劳的客观敏感指标与方法.方法:选择水箱组装作业岗位人员作为受试者.采用Biovision表面肌电仪采集受试者进行正常装配活动时右前臂腕屈肌、右肱二头肌、右中三角肌、左/右斜方肌的表面肌电信号130分钟;在肌电测试的同时,采用BorgRPE量表每隔10min询问一次受试者主观
目的:探讨汽车装配工人肌肉骨骼损伤(WMSDs)的发生情况及相关不良工效学因素.方法:应用经适当修订的“美国危险区域检查表”和“北欧肌肉骨骼疾患调查问卷”形成综合调查问卷,对某汽车制造公司总装车间498名男性装配工人进行问卷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WMSDs发生的不良工效学因素.结果:总人群中WMSDs的年发生率为84%,其中肩部(50.6%)最为严重,其次为颈部(49.7%)、下背部(
目的:探讨造船作业工人WMSDs危险部位及相关工效学因素.方法:应用BRIEF和PLIBEL方法,对北方某造船厂237名健康男性搬运工人的作业姿势、力量、持续时间和动作频率以及17个相关工效学问题进行现场调查与观测.结果:造船作业工人以手腕部WMSDs发生风险为最高,其次为背、腿和颈部.不同作业发生风险的部位略有差异,船体装配工为左右手腕、颈、背和腿部,船体打磨工和分段电焊工为左右手腕、背和腿部,
目的:描述汽车制造作业工人多部位WMSDs患病特征及其职业相关性.方法:采用职业流行病学横断面与回顾性调查方法,选择北欧标准化肌肉骨骼症状调查表(NMQ)疼痛问卷对某汽车制造企业1494名男性作业工人的WMSDs发生、发生部位及其发生风险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WMSDs阳性率28.5%,主要发生在下背/腰部、颈部、肩部、手腕和小腿.同时发生多部位WMSDs的发生率18.5%,同时发生2部位和3部
目的:探讨某汽车公司电焊工肘痛的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调查对象为某汽车公司工龄1年以上的电焊工,且无肘部外伤及手术史.按随机抽样的原则抽取754人.统计分析:不同人群患病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在控制年龄影响的情况下,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计算危险因素调整OR值;将卡方检验中P0.05).结论:电焊作业中存在肘痛的多种职业危险因素,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积极的干预.
目的:探讨颈痛现况调查中使用OR值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某汽车厂对3800名工人进行颈痛及危险因素问卷调查.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各变量的OR值;利用log-binomial模型计算现患比(Prevalence Ratio,下称PR值);计算OR值与PR值的相对偏差值:(OR-PR)/PR*100%;并以相对偏差的大小来衡量危险度被高估的程度.结果:OR值对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