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机风挡的鸟撞综合分析

来源 :中国力学大会2011暨钱学森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某风挡部件为例,借助MSC/DYTRAN软件,应用动力学理论和流固耦合方法对该部件进行了一系列鸟撞分析。在鸟撞分析过程中,考虑了应变率、温度、鸟体剪切刚度、非均匀厚度、气动载荷等因素的影响。通过动力学设计,成功的预测了该部件的鸟撞试验指标。
其他文献
采用自行开发的"脉冲辐照热-力学效应软件"计算了3keV和5keV的单能X射线与1keV和1.5keV黑体谱X射线辐照喷射冲量,分析了单能X射线与黑体谱X射线喷射冲量的等效性,并针对铝合金材料给出了单能X射线与黑体谱X射线辐照喷射冲量的等注量关系与等冲量关系,探索了单能X射线模拟黑体谱X射线辐照喷射冲量的等效途径,给出了比较有意义的结果.
本文通过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二维非定常爆轰传播过程中的横波产生与合并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横波的产生和合并现象与反应放热的特征时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假设爆轰波传播的两个特征时间:三波碰撞点波动周期T1与横波的运动周期T2 ,并定义了爆轰胞格的稳定性参数φ=T1/T2 。当发生单模态的规则爆轰时,只存在一个T1和T2,此时φ=2(T1=2T2)爆轰胞格最稳定,过大过小的φ胞格都不能维持,会发生胞格模态
基于含偶应力的线弹性力学,并采用曲率张量描述旋转变形特征,推导了各向同性线弹性固体关于偶应力与曲率张量的线性本构关系。提出无限的各向同性线弹性固体存在含偏斜模式的三种应力波,即体积波是关于体积应变的二阶波动方程,旋转波是关于旋转矢量的四阶波动方程,偏斜波是关于偏斜应变的四阶波动方程;并且体积波是标量波,旋转波是矢量波,偏斜波是二阶张量波,共有9个独立波动变量。在无旋条件下线弹性体中只有体积波和偏斜
利用弹簧模型方法研究了固体-粘结剂-固体中波的反射和透射系数。首先,利用粘接层的一次反射导出切向和法向摩擦系数表达式;其次,推导了粘接层界面的摩擦系数与谐振频率之间的关系,得到了弱粘接结构的反射系数随着不同摩擦系数的变化规律;最后,求解了弱粘接层厚度变化对摩擦系数的影响。理论上和数值计算的结果表明,随着摩擦系数的增加,反射系数逐渐趋于零,谐振频率成周期性变化。
对结构进行阻尼处理是航空工业部门用来控制振动、噪声的一种有效方法。如何选择应用阻尼材料对约束阻尼处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阻尼材料设计角度出发,着眼于分子官能团对不同阻尼材料性能的影响,通过对三大类材料进行红外谱图测试鉴定材料的官能团振动峰,以及DMA实验测试了相应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讨论不同的官能团对材料的阻尼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丁基橡胶是一种高阻尼材料,它的分子链间存在相互作用较强的基团,
在野外开放空间开展了三乙基铝的钝化技术对其爆炸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采用2500ml广口玻璃瓶作为装药壳体,中心起爆药柱180g,装填物为三乙基铝样品,装填量1800g,使用高速摄影记录了爆炸过程的试验现象,使用压力传感器记录了距离爆心2米和3米处的超压数据。基本确定了三乙基铝实现爆轰的相关条件,初步得出了以下结论:正己烷作为添加剂可以延长三乙基铝与空气的混合时间,增强三乙基铝爆轰效果,实现了在三乙
采用Lagrange算法开展飞机水面降落的动力学研究。飞机与水体的接触力采用罚函数方法求解。分析了飞机入水过程,得到飞机水面降落过程的运动规律以及机身应力波的传递规律,结果表明,降落速度和飞行速度在飞机入水的初始阶段变化较快,随后变化幅度趋于平缓。应力集中先后出现在机尾和机身中部,应力由近及远向机身其他部位传播。最后,应力主要集中在机头部分,该部分应力的传播并不明显。分析了不同降落速度、飞行速度和
提高飞机风挡的抗鸟撞性能是保证飞行安全的重要措施。鉴于鸟撞试验的局限性和昂贵的费用,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鸟撞过程进行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采用LS-DYNA软件对四种规格层合飞机风挡的鸟体正撞击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其中鸟体采用塑性随动强化材料模型和SPH方法进行模拟,飞机风挡采用弹性材料模型和实体单元进行模拟。计算结果表明,风挡首先在鸟体撞击区域产生局部变形,之后变形扩散到整个风挡,随后风挡会
本文针对缝合复合材料加筋板冲击后损伤容限特性,进行了未受冲击损伤、椽条损伤和筋条损伤三种情况屈曲和后屈曲特性的有限元建模方法的讨论和实践。通过冲击损伤等效方法模拟椽条损伤情况,椽条受冲击形成局部完全分层,将椽条受损伤区域简化为规则的圆形,对圆形区域内的材料性能进行退化;根据筋条受冲击后发生断裂,通过一条贯穿裂缝模拟筋条的局部损伤情况。利用Nastran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加筋板在压缩载荷作用下的稳定性
针对厚度为15mm的金属工字梁结构进行了鸟撞试验,用贴在金属工字梁背面的应变片记录了鸟撞过程中的应变响应,用位移传感器记录了背面中点在鸟弹初始速度方向上的位移响应,并利用有限元软件PAM-CRASH进行了数值模拟.试验中使用明胶制成的人造鸟体,两次撞击速度分别为76m/s和158m/s.在有限元模拟计算中,鸟体和铝合金7050都选取弹塑性模型,采用最大应变失效准则.从与试验数据对比的结果来看,鸟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