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gar is an endogenous cue for juvenile-to-adult phase transition in plants

来源 :第七届上海市植物生物学青年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icwu87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The transition from the juvenile to adult phase in plants is controlled by diverse exogenous and endogenous cues such as age,day length,light,nutrients,and temperature.Previous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the gradual decline in microRNA156 (miR156) with age promotes the expression of adult traits [1,2].However,how age temporally regulates the abundance of miR156 is poorly understood.
其他文献
介绍了2014年宁夏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针对其存在问题,提出2015年的主要工作思路,要完善马铃薯产业扶持政策,围绕制约产业发展的技术因素,开展技术攻关,开展马铃薯种薯质量控制及一级种薯推广,马铃薯种薯贮藏窖智能化管理系统建设,围绕服务新型组织,加大服务力度。
本课题组在马铃薯种质资源基因发掘上进行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今后将在进一步对品种资源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已有的资源,结合形态学、组织结构学、植物生理生物学,分别在代谢组、基因组、转录组和蛋白组水平上,采用分子生物技术开展产量、块茎发育、干物质积累、营养和养分、熟性、晚疫病抗性、土传病害抗性和抗旱抗冻性等重要性状的遗传分析、机理和调控研究,开展基因型与环境、植物与病原菌等互作研究,
介绍了马铃薯收获机研究进展,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农机农艺融合,加强中、小型马铃薯收获机械研发和推广应用,提升马铃薯收获机械自动化和智能化能力,加强科技成果应用和转化的建议。
广西冬季气候非常适合种植马铃薯,利用冬闲田发展马铃薯生产,抓住市场空档,可以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结合广西具体情况开展马铃薯栽培模式试验比较,总结出一套适合广西冬种的马铃薯黑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该技术无需破膜引苗,能有效减少田间杂草。试验于2009、2010、2011三年冬种期间用黑地膜覆盖栽培“东农303”“冀张薯8号”和“中薯20号”等品种,结果表明,黑膜覆盖显著缩短了马铃薯出苗时间,商品薯率达8
云南省秋马铃薯播种面积4.67万hm2,曲靖市2.4万hm2,占全省51.4%.曲靖市最低产量鲜薯850kg/667m2,最高产量鲜薯3053kg/667m2,平均产量鲜薯1360kg/667m2,为大春生产提供种薯,为冬季提供鲜薯,为丰富人民的物质生活做出了贡献,是曲靖高原特色农业的一张明片.曲靖市农业科学院经过8年研究及示范,形成了曲靖市秋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包括良种选用,种薯精选及处理,播种
呼伦贝尔市岭东地区降水随时间分布不均匀,马铃薯生产上常出现阶段性干旱,导致减产,加强水分管理,提高水分利用率尤为重要.本试验通过提取多年降水分布数据,对不同马铃薯品种不同播期下各生育阶段蒸腾耗水量,与降水的同步性进行分析,提出以水分管理为中心,采取多种措施减少地表径流,调节土体蓄水能力,改善水分供应,以达到高产的目的。
马铃薯以其优质的蛋白质、丰富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作为鲜切蔬菜深受消费者欢迎,但是马铃薯在加工过程中易发生酶促褐变,使外观品质和营养价值大为降低.褐变是导致鲜切马铃薯品质下降并限制其货架期的主要因素.本实验室在前期对马铃薯褐变前后的基因表达谱研究中,发现了表达差异特别大的一些基因,这些基因是否在褐变过程中起作用仍不清楚。本试验拟通过研究候选基因原核表达产物对马铃薯褐变的影响,探索一种快速有效的方法,对
随着水资源的日渐匮乏,如何降低农业用水消耗量和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已成为当前农业用水研究的热点.本试验通过对兰州地区不同水分条件下马铃薯产量的形成研究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随供水量的增加,马铃薯产量增加,但供水过多时产量会逐渐降低;随灌水量的增加,马铃薯水分利用效率先升后降。以上结果均与前人研究所得结果一致。通过试验结果计算得出,当蒸散量为463 mm时,马铃薯产量最高。这与肖俊夫等建立的中国主要农作物全
马铃薯病菌群体结构的组成与变化直接影响病害的发生与流行。本试验通过对甘肃省部分地区晚疫病菌mtDNA单倍型的鉴定,分析甘肃省马铃薯晚疫病菌线粒体DNA单倍型组成结构,利用分子手段揭示甘肃省马铃薯晚疫病菌群体的遗传结构及演替规律,为甘肃省晚疫病菌的群体结构研究工作提供基础。
近几年来,随着种植模式的变化,种植技术的改进,枣庄地区危害马铃薯的害虫种类也发生了变化,但对二季作区马铃薯害虫的发生种类、危害规律却一直缺少全面系统的研究。本研究主要对枣庄马铃薯主栽区的害虫进行了系统调查,明确了枣庄二季作区马铃薯害虫的种类、发生及危害现状,并对优势害虫提出了防治措施,为枣庄马铃薯的安全生产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