骶髂关节脱位直视复位空心螺钉固定解剖学及临床应用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七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grmlsh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骶髂关节脱位在直视下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固定的解剖学基础及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经过直视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固定术治疗的15例骶髂关节脱位患者,均得到随访并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直视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固定术与传统后路经皮骶髂关节螺钉固定术的稳定性无显著性差异,但其稳定性明显优于传统前路钢板固定术;平均随访3.1年,根据Matta功能评定标准,42例患者的功能恢复均为优良.
其他文献
Study Design.A retrospective clinical cohort study at a single spine center of patients with symptomatic degenerative scoliosis with mild deformity who had undergone surgery treatment.
目的:探讨过伸位CT重建在经皮强化术治疗Ⅲ期可复型kümmells病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2年12月共收治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中的Ⅲ期可复型kümmells病患者19例,男7例,女12例,年龄59~88岁,平均74.6岁.其中T101例,T113例,T128例,L15例,L21例,L41例.
目的对规范化镇痛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选择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98例,每组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50例)。两组患者接受相同的围手术期疼痛知识宣教、术后摆放舒适体位、局部加压冷疗及心理护理等。
目的 骨关节损伤修复是临床面临的难题,软骨表面刨削、钻孔以及自体或异体软骨移植等传统方法,治疗效果不佳,随着骨软骨组织工程研究的兴起与不断发展,利用骨软骨组织工程这一概念为解决骨关节损伤修复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融合术后相邻节段椎间盘退变的发病率[方法]对114例颈椎前路手术后患者进行长期有效的随访,通过复查颈椎MR,观察颈椎前路融合术后其相邻节段的退变情况、颈髓受压及变性情况、生理曲度的变化及颈椎稳定程度等[结果]通过对114例颈椎前路手术后患者平均3年的有效随访,颈椎前路手术后1-2年发现有相邻节段椎间盘信号的异常改变,显示早期退变征象。
会议
肩锁关节脱位(或称作分离、损伤)在从事运动和体力工作的人中较为常见。肩锁关节脱位是锁骨与肩胛骨的分离,这种损伤的共同特点是跌倒后肩部最高点着地或肩部最高点的直接撞击。足球运动员和骑自行车或摩托车的人摔倒后经常发生肩锁关节脱位。
会议
目的:研究两种骨水泥钉道强化技术治疗伴骨质疏松的腰骶椎融合时,椎体内骨水泥分布形态,并分析骨水泥渗漏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采用骨水泥钉道强化术治疗伴骨质疏松的腰骶椎疾病,其中A组(36例,246个螺钉):先行骨水泥强化椎体,后拧入螺钉;B组(40例,280个空心螺钉):先将多孔空心螺钉拧入椎体内,再通过空心螺钉行骨水泥强化。
目的观察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应用多模式主动伸屈活动或持续被动伸屈活动对患者术后膝关节活动度(ROM)恢复的效果差异.方法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100例,关节退变程度基本接近,术前关节活动度相近,随机分为两组,其中A组50例采用多模式主动伸屈活动,B组50例采用多模式被动伸屈活动,2组患者由同一主刀医师完成手术,术中均使用"鸡尾酒"复合麻醉药局部阻滞,术后三天均
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月~2015年5月期间我科收治14例骨髓炎患者的整体护理措施,通]目的分析PVF敷料包扎负压吸引治疗骨髓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总结术后整体护理的有效措施,为病人早日康复提供帮助过摘要1到4年的随访,评价治疗效果。
会议
PVF
目的桡骨远端骨折后腕关节功能康复的临床观察。方法自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前瞻性观察桡骨远端骨折已达到临床愈合,拆除石膏外固定3天内的40例患者,年龄在18~65岁,指导其进行康复锻炼,分别在入组时及入组后的第1周、2周、4周、8周时行VAS疼痛评分,关节活动度、握力测量,及进行Mayo腕关节功能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