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辨病治疗急性桥脑梗死喜笑哭泣发作1例报道

来源 :第十三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虚证与老年医学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fs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桥脑梗死属于脑梗死特殊类型之一,为桥脑部位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所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或软化,临床有类似大脑半球病变的纯运动性偏瘫或者典型的面神经交叉性瘫和构音困难一手笨拙综合征。本文通过对一例桥脑梗死患者采用西医治疗此病在6小时溶栓时间窗内进行溶栓治疗,并以益气活血法为代表的补阳还五汤目前亦广泛应用于中风的各期治疗,并详细分析了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中西医结合辨病治疗脑梗死相关症候能获得良好效应。
其他文献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是临床上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在脑缺血的早期治疗和预防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突破性的进展,但其致残率与死亡率仍然有上升的趋势.本文介绍了血管新生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治疗中的地位逐渐提高,治疗性血管新生也正成为缺血性心脑血管病新的治疗手段。并从中医角度详细分析了血管新生的理论基础,中医药在急性缺血性中风的治疗上具有独特的优势,治疗上能整体调节,标本兼顾,但是中医药进行血管新生的研究正处
目的:研究芎芍胶囊对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兔胆固醇逆转录关键蛋白小凹蛋白-1的影响,探讨其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可能机制.方法:60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芎芍小剂量组、芎芍中剂量组、芎芍大剂量组、辛伐他汀组.采用单纯高脂喂养法复制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造模,给药15周后取胸主动脉,观察大体标本,采用蛋白印迹法(WB)测定主动脉壁内小凹蛋白-1 (Cav-1)表达量,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
目的:观察淫羊藿苷(ICA)促离体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增殖、骨向分化能力,研究ICA在促大鼠MSCs骨向分化过程中对Notch信号通路Notch1、CBF1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MTT检测ICA对MSCs增殖能力的影响;pNPP和ELISA检测ICA对MSCs碱性磷酸酶(ALP)、Ⅰ型胶原(ColⅠ)和骨钙素(BGP)合成分泌的影响,实验中采用10-8M雌二醇(E2)作为阳性对照.
目的:研究去卵巢SD和Wistar大鼠腰椎骨密度(BMD)变化差异的比较.方法:6月龄大鼠SD(n=25)和Wistar(n=24),分别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sham和Wsham)和去卵巢组(Sovx和Wovx).分别在去卵巢后14、21、30、38、50、54、68周测定各组大鼠体重、5,6腰椎骨密度(BMD).结果:(1)两种大鼠6月龄去卵巢后,体重均显著增加,且体重增加率的差异没有显著性.(
目的:研究补肾益气方药对自然衰老大鼠CD4+T细胞NF kappa B核转位与IL2基因转录的影响.方法:以自然衰老大鼠为模型,分组:青年对照组;老年对照组;老年补肾益气组.流式细胞仪分选各实验组大鼠CD4+T细胞,以anti-CD3联合anti-CD28进行刺激.Q Real time RT-PCR法检测IL-2 mRNA的表达;ELISA法检测血清IL2蛋白浓度;激光共聚焦检测转录因子NF-κ
目的:观察中药更年春方(GNC)对去势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下丘脑内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分为两批实验,第一批实验选用3月龄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OVX1+GNC组、OVX1+E2组、OVX1组、Sham1+GNC组、Sham1组,连续灌药3月后经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各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第二批实验选用3月龄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OVX2+GNC组、OVX2+ E2组、OVX2组、Sham2+
目的:探讨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介入治疗术后的认知变化特点.方法:43例伴颈动脉狭窄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月、6月、12月进行神经心理学测验,并与41例正常人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术前MMSE评分(26.33±1.94)、记忆力、执行能力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术前比较,治疗组患者MMSE评分术后1月(27.17±2.15)、术后6月(27.
目的:观察赤红补肺胶囊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血流变学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肺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基础治疗加赤红补肺胶囊3粒每天3次,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2周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采用全自动血流变快测仪检测患者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及全血还原黏度,红细胞压积以及彩超测定心功能指标,如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ELISA
目的:评价症状性颈动脉完全闭塞患者介入治疗和药物治疗的效果,观察干预后血管事件的随访结果.方法:62例症状性颈动脉完全闭塞患者意向性分为介入组和药物组.介入组21例患者给予颈动脉闭塞血管再通术,药物组41例患者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及他汀类药物治疗.随访主要终点事件为发病2年时功能预后(mRS评分);次要终点事件为血管事件的发生.结果:介入组患者在随访3月、6月、1年及2年时,mRS平均秩次均低于
目的:观测正常高值血压患者不同证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浓度,探讨正常高值血压中医证型与hs-CRP关系.方法:选择2011例正常高值高血压患者按中医辨证分型为无症状组、肝气郁滞亚型、心脾两虚亚型、心肾不交亚型、脾虚湿盛亚型和正常血压对照组.分别检测hs-CRP浓度,并分析之间的关系.结果:与正常血压组相比,正常高值血压组有较高水平的hs-CRP;正常高值血压中医各证型均有不同程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