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性颈动脉完全闭塞患者的临床干预和随访研究

来源 :第十三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虚证与老年医学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ucanyu05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症状性颈动脉完全闭塞患者介入治疗和药物治疗的效果,观察干预后血管事件的随访结果.方法:62例症状性颈动脉完全闭塞患者意向性分为介入组和药物组.介入组21例患者给予颈动脉闭塞血管再通术,药物组41例患者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及他汀类药物治疗.随访主要终点事件为发病2年时功能预后(mRS评分);次要终点事件为血管事件的发生.结果:介入组患者在随访3月、6月、1年及2年时,mRS平均秩次均低于药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介入组和药物组患者再发血管事件的中位数时间分别为(17.42±1.20)个月(95%CI 15.07~19.76)、(19.43±1.51)个月(95%CI 16.48~22.38),Kaplan-Meier分析表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Cox分析表明两组患者血管事件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吸烟(RR=3.189, 95%CI l.020~9.968;P=0.046)、糖尿病(RR=2.717, 95%CI l.113~6.631;P=0.028)及基线NIHSS(RR=2.984,95%CI l.049~8.485;P=0.737),而治疗方案(介入治疗和药物治疗)不是血管事件的独立影响因素(RR=1.191,95%CI 0.430~3.296;P=0.737).结论:对于症状性颈动脉完全闭塞患者介入治疗较药物治疗能获得更好的功能预后,但随访2年时未能减少血管事件的发生;吸烟、糖尿病及基线NIHSS是其血管事件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其他文献
本文从中医角度分析了对于人体来说,最重要的器官是心脏,肝脏(左肝)与肺脏(右肺)对它起关键的调节作用,而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人的"力"与肝脏有关,"气"与肺脏有关,由于力与/或气的衰退而到导致的衰老或疾病最终与心脏有关.中医理论强调“精、气、神”。精力、精力,说明精与力息息有关。心主神,衰老与心有关。高血压患者往往由于“精力”与/或“气血”的分布不平衡问题而表现为“上实下虚”,高血压就是人
中、西医学是在不同思维模式下产生的对同一事物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认识.中西医结合之路经历了异理异药、异理同药以及理论、药物的彼此吸纳等过程.以系统生物学为切合点将会使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发展取得新的突破.人类认识人体、疾病的思维方式决定了医学的发展方向及其内容。中、西医学在思维方式上的统一,预示着中、西医学将在认识上达到统一,中、西医学将完美结合。中西医结合医学对人体、疾病的认识将全面而精确。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是临床上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在脑缺血的早期治疗和预防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突破性的进展,但其致残率与死亡率仍然有上升的趋势.本文介绍了血管新生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治疗中的地位逐渐提高,治疗性血管新生也正成为缺血性心脑血管病新的治疗手段。并从中医角度详细分析了血管新生的理论基础,中医药在急性缺血性中风的治疗上具有独特的优势,治疗上能整体调节,标本兼顾,但是中医药进行血管新生的研究正处
目的:研究芎芍胶囊对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兔胆固醇逆转录关键蛋白小凹蛋白-1的影响,探讨其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可能机制.方法:60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芎芍小剂量组、芎芍中剂量组、芎芍大剂量组、辛伐他汀组.采用单纯高脂喂养法复制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造模,给药15周后取胸主动脉,观察大体标本,采用蛋白印迹法(WB)测定主动脉壁内小凹蛋白-1 (Cav-1)表达量,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
目的:观察淫羊藿苷(ICA)促离体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增殖、骨向分化能力,研究ICA在促大鼠MSCs骨向分化过程中对Notch信号通路Notch1、CBF1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MTT检测ICA对MSCs增殖能力的影响;pNPP和ELISA检测ICA对MSCs碱性磷酸酶(ALP)、Ⅰ型胶原(ColⅠ)和骨钙素(BGP)合成分泌的影响,实验中采用10-8M雌二醇(E2)作为阳性对照.
目的:研究去卵巢SD和Wistar大鼠腰椎骨密度(BMD)变化差异的比较.方法:6月龄大鼠SD(n=25)和Wistar(n=24),分别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sham和Wsham)和去卵巢组(Sovx和Wovx).分别在去卵巢后14、21、30、38、50、54、68周测定各组大鼠体重、5,6腰椎骨密度(BMD).结果:(1)两种大鼠6月龄去卵巢后,体重均显著增加,且体重增加率的差异没有显著性.(
目的:研究补肾益气方药对自然衰老大鼠CD4+T细胞NF kappa B核转位与IL2基因转录的影响.方法:以自然衰老大鼠为模型,分组:青年对照组;老年对照组;老年补肾益气组.流式细胞仪分选各实验组大鼠CD4+T细胞,以anti-CD3联合anti-CD28进行刺激.Q Real time RT-PCR法检测IL-2 mRNA的表达;ELISA法检测血清IL2蛋白浓度;激光共聚焦检测转录因子NF-κ
目的:观察中药更年春方(GNC)对去势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下丘脑内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分为两批实验,第一批实验选用3月龄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OVX1+GNC组、OVX1+E2组、OVX1组、Sham1+GNC组、Sham1组,连续灌药3月后经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各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第二批实验选用3月龄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OVX2+GNC组、OVX2+ E2组、OVX2组、Sham2+
目的:探讨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介入治疗术后的认知变化特点.方法:43例伴颈动脉狭窄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月、6月、12月进行神经心理学测验,并与41例正常人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术前MMSE评分(26.33±1.94)、记忆力、执行能力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术前比较,治疗组患者MMSE评分术后1月(27.17±2.15)、术后6月(27.
目的:观察赤红补肺胶囊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血流变学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肺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基础治疗加赤红补肺胶囊3粒每天3次,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2周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采用全自动血流变快测仪检测患者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及全血还原黏度,红细胞压积以及彩超测定心功能指标,如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ELI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