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4][Mn(5-CH,3salen)(H,2O)],2[Fe(CN),6]·2H,2O分子磁体的合成和磁性

来源 :全国第十一届大环化学暨第三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sichu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合成了化合物[NEt<,4>][Mn(5-CH<,3>salen)(H<,2>O)]<,2>[Fe(CN)<,6>]·H<,2>O·CH<,3>OH,测定了在5.14~300.45K间的磁化率,用线性三核结构模型得出磁化率的理论方程,并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得出化合物的各自旋中心间为铁磁性偶合,偶合常数J=5.1cm<-1>,g=2.1,Weiss常数θ=-2.4K.拟合因子F=∑(X<,实验值>-X<,理论值>)<2>=3.84×10<-4>.
其他文献
在试图用4,5-二氮芴-9-酮(dafo)、邻苯二甲酸、硝酸锌设计合成二价锌的混配体超分子化合物时,得到一黄色晶体[Zn(dafo)(HO)](NO),该配合物是通过氢键联接起来的一维链状超分
本文报道了一个新三足体与稀土铽离子的配合物,并且研究了该配合物在溶剂中的荧光性质.
试图用4,5-二氮芴-9-酮(dafo)、苯甲酸、高氯酸铜合成二价铜的混配体超分子化合物时得到一蓝绿色晶体[Cu(dafo)(HO)](ClO),其结构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法确定.单晶结构分析表明
大环化学发展非常迅速,其中各种新型结构的大环化合物的设计和合成,始终占据这一研究领域的主导地位。设计合成特殊结构、具有仿生功能的分子,是仿生化学的重大课题。近年,各种结
氮、氧混杂的大环化合物对一系列金属离子和其它离子有特殊的识别作用,已有许多文献报道N、O混杂冠醚的配位性能常常优越于研究较多的大环聚醚或大环多胺,从而受到人们的普遍重
1,10-二(5-氮-8-羟基喹啉-7-亚甲基)-1,10-二氮杂-4,7,13,16-四氧杂-环十八烷对Ba表现出很高的选择性,而它的异构体1,10-二(5-氯-8-羟基喹啉-2-亚甲基)-1,10-二氮杂4,7,13,16-四氧杂-环十八
本文设计合成了两种新型偶氮苯修饰的β-环糊精衍生物,并进行了表征,具体介绍了合成路线和两个化合物的表征数据.
本文合成了多吡啶类配体4,5-二氮芴-9-酮与稀土元素Y(Ⅲ)配合物.用元素分析、IR、UV和摩尔电导对配合物进行了初步表征.
本文提出以分子内交联的微凝胶作为模板,制备得到了兼具无机、有机特性的微米级PMAA/PbS复合微球,这种制备技术有望为传统高分子材料的改性及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提供新的途径